[转帖]战列舰防护革新简史 战列舰防护革新简史:1907-1945 作者:Oct 无畏的冲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正是战列舰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新一代的设计师们逐渐意识到从前无畏舰时代就一直沿用的传统装甲防护体系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传统设计中在基于习惯和传统将长长的装甲带包裹战舰的整个水线,除了轮机舱、弹药库等致命部位有重装甲保护以外,船艏船艉部分也被设计有次厚度的装甲保护。 依照传统的设计思想,这种中等厚度的装甲能有效保护战列舰在遭到较小口径火炮或者高爆弹攻击后不至严重受损。至于水平上的防护则基本不需要考虑,因为早期的战舰交战距离有限,即使到了对马海战时期也仅仅在4000-5000码距离又丝毫没有来自于空中的威胁。但是这一切随着"无畏"号战列舰的出现而发生转变。 1907年,当这艘铅灰色的战列舰"无畏"号出现在皇家海军的序列中时就意味着对以往的海战模式的彻底颠覆。"无畏"号的出现使得长期以来形成的战列舰对抗乃至设计之准则必须进行彻底的修订: 首先,随着交战距离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原本忽视的水平方向上的威胁越来越大。其次,由于火炮技术的发展以及火炮口径的不断增大,中等厚度的装甲在海战中显得越来越无用。第三,新式的采用延时引信的新式穿甲弹被大量使用。这种炮弹采用了延时引信技术,设计目的在于能使炮弹穿透敌舰的装甲之后再行爆炸,从而使破坏力成倍提高。同以往所有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一样的是,新的技术革新往往能促使更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装甲设计的一次革命 1912年,全面扩张中的美国海军拿出了他们最新型战舰的设计图,这是美国海军计划中的1912年型战列舰--内华达级。这种战列舰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装甲设计模式,让人完全耳目一新。 人们发现,在内华达级战列舰上原本像前无畏舰那样覆盖在早期无畏舰舰艏部和艉部的次厚度装甲被取消了,而是采取细分隔舱、加强水密措施来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新的图纸中这里属于战舰上可以放弃的"非致命部位"。而主装甲带和炮塔、炮座装甲却被明显加厚了,同时主水平装甲也被进行了适当的加强(尽管其厚度依旧无法尽如人意)。 这种令人咋舌的新设计区别于以往的设计思路,被人们称为"重点防护概念"(All-or-Nothing Armor),而传统的装甲防护设计则被相应的称为"全面防护概念"(Incremental Armor)。这一设计的主导思想的实质是为了能将战列舰设计中分配给防护的吨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能使战舰上的装甲在抗打击中能更有效率。 那些天才的美国设计师们的思路很简单:既然无畏舰上不再安装次口径的二级主炮甚至取消了副炮,那么传统装甲防护体系中厚度只能用以抵御较小口径火炮攻击、却无法抵御主炮打击的次厚的装甲就显得毫无价值了。既然无法有效抵御大口径主炮的射击,而其所防护的艏艉部位在海战中的损伤又并不致命,那么干脆将其取消而将宝贵的吨位分配给那些真正重要且致命的部位--主装甲带、炮塔炮座、司令塔。 基于上述思路,内华达级战列舰的水线甲带达到了343毫米厚,虽然后来出现过不少远比这厚的装甲带,但是在当时使用钢质装甲的新式战列舰里这种厚度的水线装甲带却是前所未有;炮塔正面更是厚达457毫米(双联装炮塔的正面则是406毫米),炮座也有330毫米的装甲所保护;虽然合计不足76毫米的水平装甲依旧是设计上的重大隐患,不过在空中威胁几乎没有的当时也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这种厚度对抵御12000码内的交火可能带来的打击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在1916年5月的最后一个礼拜打响。当双方海军的主力舰队满带创伤、怀揣海水回到各自的军港后给了世界各国海军检验现阶段战舰设计、制造技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受损和防护效果的分析就伴随着战舰修复的开始而开始了。现实的统计数据证实了那些天才的美国设计师们凭着明锐洞察力而作出的划时代改变。 正在扩张中的美国海军自内华达级之后所有的后续战列舰全部被依照重点防护模式来进行建造,日德兰会战的结果更坚定了美国人对于自身战舰防护设计优越性的信心。英国皇家海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漫天的战火使得他们暂时无暇顾及,他们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将经验和教训运用到了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中,采用了同美国人相类似的设计原则。遗憾的是,德国人还沉醉在通过改善弹药库防殉爆措施而获得的战术胜利上,丝毫没意识到自身在战列舰装甲设计思路已经开始落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对于胜利的陶醉和自豪并不能消除列强们对于争取更高利益和国际影响力的渴望,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消失所产生的力量真空需要急速填补,因此新一轮规模更为空前的海军军备竞赛爆发了。各战胜国为了谋取更高的国际声望和战略优势,而投入了比一战前更为疯狂的造舰竞赛。 美国国会在1919年批准了扩充海军计划,按照这一计划的时间表美国人在1924年的时候将拥有36艘无畏舰和超无畏舰,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32艘规模,并有着包括像列克星敦级和南达科他级那样新设计的超级战列舰。不甘示弱的英国人立刻抛出了战列舰"N3方案"和战列巡洋舰的"G3方案"作为回应。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开始了第三次修改的"八·八舰队"方案,决心以1/3的年度预算来建造一支由8艘战列舰和8艘战列巡洋舰(快速战列舰)组成的超级舰队。至于法国和意大利也都跟风而动,公布了自己的海军扩建计划。一时间各海军强国的造船厂里热闹非凡,气氛甚至超过了大战期间。 《限制海军军备协定》的来临 但是这种疯狂最终被遏止下来,1921年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协定》的签署使得无数尚在船台上建造的庞大战舰最终沦为回炉的命运,新闻界这样评价道:主持会议的美国国务卿休斯先生在35分钟内击沉的战列舰,要比全世界海军将领在几个世纪内击沉的总数还要多。 日本和美国都保住了各自扩军计划中先行完工的那几艘幸运儿,毫不例外的是在大裁军之下新建造的三级合计7艘新舰无一例外地运用到了"重点防护概念"。日本帝国海军的长门级虽然在装甲带设计的细节上同美国人采用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是同"重点防护概念"追求的目的殊无二致。至于美国人在建造科罗拉多级时自然秉承内华达级的开创继续坚持将装甲集中布置在最有的位置上。 在谈判期间,英国人并不像日本和美国那样有新舰完成下水,因此为了公平起见,条约允许英国皇家海军也获得了建造两艘排水量不超过3.5万吨的战列舰,以便使其拥有同美、日的新舰相抗衡的实力。于是英国人拿出了全新概念设计的战列舰--纳尔逊级。这种颠覆常规的战列舰破天荒的将所有主炮均布置在前方,以便使防护尽可能的集中和有效,同时前所未有地在战列舰装甲带的设计上引入了"倾斜"的概念。众所周知的是,战列舰之间的炮战基本属于间描射击,主炮需要扬起一定的角度将炮弹射向敌舰,于是在炮弹落下时无可避免地将出现比射出时更大的落角,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弹丸的穿透效果,而倾斜的主装甲等同于将炮弹的落角进一步加大使得军舰的防护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更何况这样作不会带来额外的重量负担。虽然后来无数人抱怨:这样做就不怕一个主弹药库殉爆后殃及其余吗?但无数事实早已告诉了人们:对于战列舰来说,一个还是两个主炮弹药库的殉爆,其结局并不会有多少差别。 于是纳尔逊级战列舰堂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该舰的服役生涯中一直被皇家海军的敌人讥笑为"历史上最强大的浅水重炮舰",但是几乎没有人敢否认他是当时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强的战列舰。 山雨欲来 当国际关系再次紧张起来的时候,已经是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5年之后的事情了。之前在《华盛顿条约》尚生效的这段被戏称为"海军假日"的时期内,航空母舰这种在不远的将来把战列舰赶出历史舞台的军舰兴起了,战列舰的黄昏仿佛就在眼前。但是伴随着蒸气轮机、火控、装甲制造技术的全面成熟与进步,战列舰这种历史悠久的战舰最后的辉煌时刻也即将到来。 20世纪30年代是个充满了野心和扩张欲望的年代,列强们在平静了15年后再次期待对旧有国际秩序进行重新洗牌。一战被协约国打倒在地、心中满怀复仇渴望的德国在一个极端化的政府领导下重新站了起来并磨刀霍霍,而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则不甘愿充作国际事务中的二流角色,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更促使了各种野心和不满的涌现。"战争"!"需要战争"成为极端主义国家转移国内各方面矛盾同时强力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而战争之前则是狂热的军备竞赛。 日本帝国海军开始了他们早就计划好的超级战列舰计划;美国海军也和英国海军一样开始了新战舰的设计与预研;被一战结束后的《凡尔塞和约》压制却又从来不忘旧梦的德国海军,也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之后看到新的希望;意大利的"黑衫党"夺取了政权并决心像罗马时代那样重新将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因此几乎迫不及待的开始海军整备和扩建计划;最后,感受到来自于东面和东南面强大威胁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也将建造高性能战舰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 可以预见的是,大量全新设计、拥有以往战列舰所没有的防护能力的新式战列舰将要登上历史舞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战列舰建造万花筒 纵观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到40年代早期的末代战列舰,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群前所未见的海上怪物:我们既能看见它们成为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思想的集大成者,也能发现一些冥顽不化坚持早已落伍的设计思路的顽固主义者,而后者之中,有些是处于对新技术的无动于衷,而有些是因为经验和能力的缺乏。 我们不妨在浏览一下这些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纵横于历史舞台上的力量象征,并针对其防护设计的优缺点来作一番评述吧。 意大利与德意志 意大利海军在一战中并无多大作为,对于新技术的发展也并不怎么感冒,所以他们的新型利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依照从"前无畏舰"时代的传统来设计。不过新的设计思想依旧多多少少的影响到了意大利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新舰的主装甲带却采用了带有10度倾角的倾斜式设计。 船艏和船艉被分别安置有99-248毫米和61-130毫米装甲厚的全长度防护带,侧舷的主装甲则有一层280毫米厚的基层装甲,间隔安装了一层约70毫米的间隔装甲,主装甲带的上延部分厚度为100毫米,同露天甲板装甲接合。整个水平防护由三层装甲组成,厚度分别为36毫米、12毫米以及100毫米(为主水平装甲),总厚度略低于152毫米。新的设计思想和落后的防护整体布置混杂是意大利新式战列舰防护设计的主要特征。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沿用传统模式的意大利设计人员,却将侧舷装甲带从上缘却向外倾斜10度的倾斜是式,但这不过是偶然的巧合而已而并非设计上的成就。 意大利战列舰拥有比较独特的防鱼雷设计,他们的鱼雷防护系统被称为"普列塞",是一种像啤酒筒一样被纵向横置在船体内部的圆形水密隔舱,在内层的水密舱内有一层40毫米厚的装甲来进一步削弱鱼雷爆炸的冲击力。因此意大利的新式战列舰并不像英国、日本战列舰那样两舷出现明显的突起。但是这种设计却大量占用船体内部空间,而且也造成了船体两舷的装甲带被迫以倾斜布置来凑合普列塞隔舱上段的实际结果…… 基于二战中的实际战例,普列塞这种水下防护的实际效果似乎有限的很。分析其实际状况,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 1.普列塞隔舱对于鱼雷打击的承受能力非常强大(这点在萨兰托夜袭中利托里奥被命中鱼雷三条,却没有造成严重的船体结构破损上就能看出来),但是它的舱室容积实在太大了一些。船体结构可以在重雷后无碍,可是大量的进水却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2.另一个原因是这是基于普列塞系统本身的形状和位置,无法保证处圆形隔舱的"中部"正好能处于于鱼雷来袭的水深。如果运气不佳鱼雷定深过大或者过小,那么命中船舭或者主装甲带同隔舱结合部位的鱼雷,还是会造成严重破坏的。 总的说来,意大利人的设计属于传统的延续,但却也结合了一些技术上的创新,甚至是设计中的巧合。所以从总体防护设计来说,利托里奥级战列舰属于中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普列塞系统这种创新牺牲了军舰的载油量,但是对于游弋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战舰来说,这中性能交换是合算的。 至于德国人,则比意大利人不幸的多,因为在十五年前的惨败他们不仅输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同样输掉了开始走向成熟的海洋意识,更使设计师们失去了汲取日德兰教训的机会。 当德国人能够摆脱《凡尔塞和约》的束缚从新建造真正的战列舰的时候,德国新一代的设计师却发现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将近二十年的空白使得他们无法了解更无法理解现在的战列舰将要面对怎么样的战斗将以如何方式展开、也无法认识真正认识到现有的打击力量将如何摧毁一艘战舰。第二帝国的遗产--公海舰队尘封的设计图被取了出来。 一战未成战列巡洋舰马肯森级的图纸成为了新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的设计基础。代号为"G"的新式战列舰,则基本参考了拜仁级战列舰的设计蓝图,"G舰"最后成为了著名的战列舰"俾斯麦"。 1935年六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了,德国人终于能绕开那该死的和约来建造新战列舰。第二年的一月,俾斯麦的设计图被炮制了出来,六个月的工作与其说是一种设计倒不如说是一种改良--利用"拜仁级"战列舰的设计蓝图进行的改良。 如果仅从俾斯麦级的装甲代布局图上,我们很难想象俾斯麦级是一种设计于二战开始前不久的"新式"战列舰。320毫米厚的主主装甲带从船艉布的III号舱段一直延伸到船艏的XIX号舱段超出了前后主炮塔各一个舱段、水线下方则仅仅有一层180毫米厚的装甲且向水下延伸不足1.5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远距离炮战中敌舰炮弹在临近水线处落下后穿过海水打穿无装甲的船体,主装甲带向上部分是145毫米厚的装甲一直向上延伸到露天甲板。船艏和船艉水线处分别被设置了60毫米和80毫米的装甲,这种程度的装甲甚至不能抵挡远距离射来的8英寸炮弹,但是厚度却刚好能触发配备了延时引信的战列舰炮弹…… 整个露天甲板除了艏艉的一小段舱段以外都被一层50毫米厚的装甲所覆盖并同主装甲带的上延伸部分结合。在前后主炮塔炮座部位加厚到80毫米。这种厚度的装甲能抵挡6英寸炮弹在远距离的射击却不能保证挡住8英寸炮弹的打击,更别说战列舰级别的主炮。往下两层的"炮列"甲板上铺有一层95至85毫米厚的主水平装甲,但是水平装甲带的两侧却呈现下倾方式,而且厚度增加到了110毫米。简直就是防护巡洋舰时代一层"弩甲"保护水平和垂直射弹的翻版。 很显然,设计师的脑袋依旧停留在公海舰队大战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日德兰时期。全面而广泛的装甲布置、严密的隔舱化设计。对于15000码内的炮战来说,这些都是属于中规中矩的设计。但是主装甲带却并不足够的厚,110毫米厚的拱型装甲虽然能抵挡住炮弹穿透但是却大可不必存在!因为与其让炮弹穿透侧装甲带损毁之后的船舱部分,不如适当削弱此处的装甲板,将重量分配到侧装甲带上去,设法使侧舷装甲带厚到令敌舰无法击穿!而且俾斯麦的设计上没有依照当时流行的"装甲盒"方式来设计。他的水平防护被分成两层厚度接近但是都不够"适度"的装甲(露天甲板装甲和炮列甲板装甲),结果无法得到足够保护的炮塔座圈甲板下部分,不得不安装上220毫米的装甲并一直下延到炮列甲板--也就是主水平装甲带的所在。要命的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水平装甲带却又被设计的特别低,因此炮座装甲需要下延相当的距离……这样势必就造成了防护重量的巨大浪费。 船体的水线下部分也看不出有专门的鱼雷防护设计,仅是依靠全舰严密的水密设计和小隔舱,唯一可见的明显防护措施是锅炉舱外侧有一层4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来抵御鱼雷爆炸后进一步冲击,虽然在该舰的设计要求中明确的提出舷侧必须能禁受住一枚装药量250kg TNT鱼雷的打击。但是因该指出的是,这种装药规模的鱼雷攻击对于一艘经过严密隔舱化设计的战列舰(德国战舰一战就有的传统)来说并不算太大的威胁,硬挨都没什么问题,更何况英、美的航空鱼雷装药远比这个数字来得小,甚至早期的舰射鱼雷都不足250kg TNT的装药。于是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俾斯麦沉没之前能禁受住那么多鱼雷的打击了[注释]。 俾斯麦级的总体防护设计并不适合于二战新的战场环境,堪称失败。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些优点的话,它的炮塔座圈防护比较坚固,因为即使320或者145毫米的侧舷装甲被击穿(但是却无法保证被直接命中后内部机构不扭曲变形,实战中德国人的主炮防护设计中,往往是炮座中弹即使不被穿透也必定卡住失去战斗力),那么穿透露天甲板装甲的炮弹也势必无法进一步穿透220毫米的炮塔座圈装甲,进而伤害到主炮弹药库。因该说俾斯麦级是一艘主炮弹药库绝对安全的战列舰,但是其为了保护弹药库作的设计近乎可以用"偏质"来形容!这种偏质浪费了宝贵的重量,使得它的防护设计缺陷遍布。 综上所述它装甲防护上的这种落后设计,却绝对不是一艘现代化战列舰所应有的面貌。 英国皇家海军 二战前的英国皇家海军同它最强大的时候相比已经是宛如夕阳一般,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旧拥有可畏的实力和足够的威慑能力。 英国人的新式战列舰乔治五世级则可以说是一种极其"绅士化"的战列舰,在它还处于设计阶段时就严格遵守即将到期的《限制海军军备协定》所规定的3.5万吨排水量上限和不超过356毫米口径主炮限制,为了遵守这个并没有多大价值的规定,英国人甚至不惜在超重时牺牲火力,将一座四联装主炮塔改成两联装来降低舰体排水量…… 英国为了能在这种限制中造出一种符合自身需要的战列舰可谓绞尽脑汁,尤其是在如何利用有限的吨位尽可能提高防护能力,新的战列舰将拥有非常厚的主装甲带,但是整个装甲防护体系却非常的简单:延伸到水面以下的主装甲带厚达381毫米、艏艉处则不再设置装甲而仅仅进行了大量隔舱化设计。水平防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总厚度达到178毫米的水平装甲防护能为它提供比较有效的对空防护,并且使其对于敌舰在远距离上射来的大角度落弹打击不再那么提心吊胆。但是该舰的水平装甲覆盖全舰的面积较大,同完完全全的"重点防护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这无关紧要,就其设计而言,对于炮弹和炸弹打击来说,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还是拥有很强防护能力的。不过遗憾的是,英国人并没有将自己在纳尔逊级上首创的倾斜装甲设计继承下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对设计和安装带来不小的麻烦,同时近距离炮战中的"水漂弹"会直接命中这些向外张开的装甲并造成穿透。 英国战列舰的防鱼雷隔舱一般被安装在军舰两舷,这里有明显的突起,但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却不是这样的,而是被安装在军舰内部。这种战列舰拥有两层防鱼雷隔壁:在中间建造有水密隔舱,水密隔舱内有一条一条的金属管被纵向安置着,以提高抵御爆炸冲击力的能力,并能显著提高舰体的储备浮力。但是这种防护措施对于鱼雷防护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实际使用中应该同意大利的普列塞系统类似。不过英国人另一个版本的防鱼雷隔舱(外部化附加隔舱)对于改造皇家海军大量老式战列舰却是非常有价值,因为这种额外焊接在两舷的隔舱不仅能提高军舰的抗鱼雷能力,同时不增加太多重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浮舱在提高船体抗雷击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加浮力。于是改造旧式战列舰时最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添置新设备以增强作战能力的同时,新增加重量会将原本处于水线的侧装甲带压低到水下——得以解决。由于上述的作用,皇家海军后来为这些战列舰都安装了类似的防鱼雷隔舱。 法兰西与美利坚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毫无疑问是为取得一战胜利而付出代价最高的一个,尽管它在德国陆军被限制后号称拥有欧洲大陆最强的陆军(当然没有算上苏联)。当意大利和德国人开始了各自雄心勃勃的海军扩军计划后,共和国政府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人根据《凡尔塞和约》的上限建造了1万吨规模的袭击舰(即所谓的"袖珍战列舰"),法国人应对之策是设计并建造了2.5万吨级的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这种相对小型的高速战舰拥有足以制服德舰的实力。为了讲究追杀效率,该舰将全部两座四联装340毫米主炮塔布置在舰艏,这样做还让需要防护的区域高度集中起来。239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呈倾斜布置,使得防护效果接近279毫米的垂直装甲水平,对于抵挡德国袭击舰上的279毫米主炮来说绰绰有余,同时合计170毫米的水平装甲防护使这种小型战列舰拥有非常强的对空防护。这种战列舰能很从容对付其预定作战对象--德国的袭击舰与意大利的老式战列舰。 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能从容应付德国人的袭击舰,但对意大利和德国尚在酝酿中的新式战列舰却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一种由敦刻尔克级放大而来的战列舰出现了,法国海军将其命名为黎塞留级。这种新式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远超过了条约型战列舰的范围达到了38500吨,因此在军舰各方面的设计上设计师们不用再像条约级那样束手缚脚。黎塞留级拥有类似集大成式的装甲设计,330毫米厚的主装甲带比意大利海军的新式战列舰薄一些,但是17度的倾斜使得实际防护效果超过了368毫米的等效垂直装甲;双层、合计191毫米的水平装甲使得其水平防护能力挤身世界一流行列。同时新舰采用和斯特拉斯堡级战列舰一样的两座前置四联装主炮,配备8门380毫米主炮,防护区域的集中能节省下大量宝贵的重量分配给其他部位。 法国战列舰的防鱼雷设计也是一绝!厚重的舰壳就是一层水密隔舱,对于爆炸的鱼雷隔舱能起到缓冲作用,在这层隔舱到轮机舱之间安装有三层纵向的装甲隔壁,并在最后一层隔壁上安装了一层122毫米厚的装甲,同时用双层舰底构造加强水密隔舱、强化了要害部位的舰肋强度以此来抵御鱼雷攻击造成的破坏。法国人是用整个舰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的舰体结构来吸收鱼雷攻击造成的冲击,这样能使得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采取如此的鱼雷防护设计的好处是舰体无突出,因此对线型影响几乎没有。法国人的思路其实等于是依靠加强了的舰体结构、层层隔舱以及最后的厚装甲结合水密措施,用"硬挨"的方式来承受鱼雷带来的损害,毕竟当时鱼雷技术发展实在太快,一战以后成为传统的防鱼雷措施已无法跟上形势了,而且磁触发引信的出现使得鱼雷能从舰底通过然后引爆,一般的两侧鱼雷防护完全无效,而黎塞留级战列舰连同舰底防御也考虑到了,这种思路后来得到了海军界的广泛认同。 美国海军拥有历来"求新求变"的设计师群体,因此从20世纪第一个10年开始就逐渐走在了世界前沿,他们追求新思想的爱好再一次在新一代的战列舰--北卡罗莱纳级上得到了体现。美国人设计的战列舰都被一个重要的问题所困扰--巴拿马运河。由于这种先天的地理条件所限制,美国海军设计的战列舰都必须设法将舷宽限制在33米之内,这使得新舰设计难度倍增,不过这难不倒那些天才的设计人员。原本美国海军的历代战列舰都是以重视防护、轻视航速为代表的"铁甲巨炮乌龟",但是这一次美国人却来了个180度的转弯,首次将火力放到了第一位,而航速则得到了兼顾,至于防护却被放到了最末位。但这同战列巡洋舰概念又有明显的不同,航速并不像日德兰海战中那些脆弱的战列巡洋舰那样被摆在第一位而得到最大重视,新舰航速仅为28节。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美国海军的这种新型战列舰用来针对的主要对手是日本帝国海军那些装有356毫米炮的战列舰,要求能在20000码内抵挡其射弹,对付这种口径的炮弹,305毫米厚的的侧装甲已经能应付从容。但是同垂直防护相比,北卡罗莱纳级对水平防护的加强属于空前级别的,在最要害的部位,美国海军的设计师安置了数层总厚度接近203毫米厚的水平装甲,防护级别可谓空前规模。但是美国海军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这些成果,对于新舰在垂直防护薄弱的修补,使得美国海军的设计人员再次回到办公桌前书写和作图,新的设计方案被称为南达科他级。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可谓战列舰设计史上的一项杰作,设计的宗旨是将排水量限制在3.5万吨级别的同时尽可能将军舰的性能发挥到极至。同北卡罗莱纳级相比,南达科他级的全长被缩短了将近15米,全长的缩短为缩短防护区域、提高集中防护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但这样一来也将势必造成舰体线形的恶化,使航行阻力大为增加。这同样难不倒那些天才的美国人,他们对新舰的水下线形经过了精心的修订和巧妙的改变,最终在总功率仅提高仅9000马力的情况下实现了航速达到27节的设计目的。南达科他级的舷侧装甲比北卡罗莱纳级提高了5毫米,但是装甲被从垂直状态改为上缘向外倾斜19度,因此防护效果倍增!虽然该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3.7万吨,但对于活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相近的战列舰来说,该舰在综合性能属于无可争议的最强。但是遗憾的是,该舰同北卡罗莱纳级一样因为排水量的限制而缺乏足够有效的鱼雷防护能力,不过这种问题在衣阿华级上得到了解决。 在《华盛顿条约》失效后,美国海军立刻开始了非条约化战列舰的设计和研制,新的战舰后来被称为衣阿华级。这种新战舰虽然在舰体长度上远远超过南达科他级,排水量更是超过了4.5万吨,但是在防护构造上却大同小异,不过衣阿华级的防护更为完善和强大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在主装甲带之前的舰壳上设置了一层12.7到38.1毫米厚的轻薄装甲,主装甲带的厚度提高到了329毫米。这样的厚度配合19度的倾角使得主装甲带能有效的抵御来自于20000码之外406毫米炮弹的打击。 主装甲带向下延伸到了舰底,下延部分厚度为221毫米,同时在水线下舰体增设两层水密舱(一层在舰壳上,另一层在倾斜向下延伸的主装甲带之前)。而在那层221毫米装甲之后还有一重水密隔舱……如此防鱼雷设计虽然不比法国的简便可靠,但是确实能起到超级的保护。 本来按照衣阿华级那样完善和先进的设计,完全可以成为世界最强的战列舰,但是就在该舰尚在建造的时候,一艘可以称为"疯狂"的日本战列舰却几乎全面超越了它。 日本 世人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日本人这一项杰作,事实上任何词汇对于这样一艘战列舰来说都显得贫弱无力。这就是著名的大和级超级战列舰。 日本海军要建造超级战列舰的想法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早期,但是日本人真正有能力将之附注实施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1937年,当超级战列舰的蓝图最后完成的时候,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艘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军舰。大和级的防护设计可谓集中了一切以往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从"重点防护概念"、重型水平装甲到倾斜式主装甲带乃至一直向下延伸到舰体底部的侧装甲,要害部位的防护可谓面面俱到。 由于吨位巨大,大和级在装甲防护上不再像以往的任何一艘军舰那样显得束手缚脚。厚达410毫米、带有20度内倾的装甲带严密保护着自艏部第一个炮塔到艉部炮塔之间的全舰所有要害部位,主装甲带到了水线以下大约2米处开始变薄,在防鱼雷隔舱后的装甲大约在200毫米,向水线下方一直延伸到舰体底部的装甲(这是一层80到50毫米厚、位于三座主炮塔底部舰舱的装甲)并与之接合。而为可能来自于水平方向的打击提供保护的是两层合计超过254毫米厚的水平装甲。这样的装甲布置,连同主炮的炮塔、炮座装甲一起将大和级的全部要害部位包裹起来,使得装甲层构成了一个匣子结构(当然并不是完全密闭,在轮机舱底部并没有装甲保护,但是建造了加强隔舱化的舰底),防护系统的严密性可以说是前所未见。除了主装甲防护区以外,舰体艉部舵机舱也同样拥有重装甲保护。 虽然后来的海军专家们没有给予大和级的防鱼雷措施以高度评价,但是仗着延伸到防鱼雷隔舱后面的主装甲带,给予了这级战列舰以非常不错的抗鱼雷能力。而且由于舰体底部致命部位也拥有装甲保护,因此对于通过敌舰底部然后引爆的磁引信鱼雷威胁也并不严重,虽然轮机舱位置的舰底依旧是一个隐患。 需要指出的是,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中同样有一个非常麻烦的制约--长度问题。由于战列舰的设计主功率为15万马力左右,而且要求航速能达到27节,因此对于舰型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如此大吨位的战列舰若是想靠延伸船体长度来优化线形,那么拉长到300米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日本设计师却不能这么作,因为这样势必要延长装甲防护区域,造成舰艇超重,因此最终的设计图中长度被限制在了260米范围内(实际为263米)。鉴于"大和"号战列舰后来试航开出了超过27节这一结果,使人不得不承认大和级在舰体线形设计上的优秀,可以说和南达科他级不相上下。优秀的舰形设计最终使得上文所述的空前规模的防护得以成为现实。 完成后的总结 笔者不想在这里给上述这些军舰的防护能力作一个排名,因为上文已就各国的设计思想和优缺点作了一下比较系统的论述,相信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唯一需要指出的是,在战列舰设计中,往往是一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人能促进技术发展与革新的到来。限于篇幅,本文也没有介绍那些未能建造完成的战列舰以及在二战之后服役的英国皇家海军前卫级战列舰。 海战史告诉我们:技术是决定,谋略是辅助,火炮会不断改进,越打越远!越打越准!越来越致命!同样伴随着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防护体系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取舍,装甲会越来越硬、越来越厚、越来越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舰依旧活跃在海洋中的各个角落里并创造了许许多多辉煌战绩和神话传说,遗憾的是这些最后都成为了无限灿烂的夕阳。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海洋被天空所战胜,战列舰这种曾经叱咤风云数百年、历经变革的传奇舰种终于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能够抵挡住大口径炮弹打击的厚重装甲最后败在了炸弹和鱼雷之下。但是只要有海军这个兵种还存在,那么战列舰就不会被彻底遗忘,因为这个舰种几乎包含也一样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海军发展史。只要战列舰的英名长存史册,那么战列舰的设计师、建造者们在追求更有效、更完善防护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也将同样留存于史册之上! 综观海战史,战列舰的装甲与装甲带设计,不外乎就是保存自身的战斗力的一种手段,相对的,不沉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战列舰必须能够有效摧毁,而有效摧毁的先决条件就是尽可能的保有战斗力!当一艘战列舰的所有主炮都无法开火、轮机也不幸停止转动的时候,即使这艘战舰多么顽强的继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它唯一的价值也仅仅是作一艘靶船…… 注释 俾斯麦在沉没前表现出比较强的抗鱼雷打击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在两天时间内左右舷遭到的鱼雷打击数量对等。俾斯麦在沉没前先后8跳鱼雷,这8条鱼雷虽然命中的时间不一,但是被阴错阳差的平均分配到了左右两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