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我认为是有核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时更容易使用核武器。 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核国家在科研、重工业和军队建设方面是普遍超过无核(开发能力)国家的,即有核国家在常规军力上也普遍占有优势,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作战是有胜算的,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来触犯国际社会的众怒和制裁,导致在外交和经济发展方面的被动。 在有核国家之间来看,核军力和常规军力的比较是极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在常规军力和社会组织能力上比不发达国家占优势,如果仅限于以常规军力作战,发达国家多半是要赢的,不发达国家即使不输,在基础设施上也要付出巨大代价,如果不发达国家不能忍受战败的屈辱,就有可能希望通过使用核武器来达到“平局”的目的(如果交战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上存在巨大矛盾冲突,或者是为了争夺生存权-比如水源而开战,则这种可能性大大增加)。鉴于科研和重工上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核军力的生存能力上也存在巨大差距。技术领先的一方有海基核力量,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有完备的预警体系;而技术落后的一方只能够采用地下井固定发射和公路机动发射模式,而且数量有限、没有导弹防御和早期预警能力。一旦开战,落后的一方害怕遭到打击而失去核能力,就可能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这种情况在拥有核武器的相互敌视而在常规军力上不平衡的不发达国家之间尤其突出: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平衡是建立在脆弱的相互威慑的基础上,一旦印度得到战术导弹防御系统,就会使巴基斯坦失去确保攻击的能力,这种担心,可能会使巴采用“使用之,否则就失去的核战略”,即一旦开战就及早使用核力量。 二:冷战思维已经过时,核技术在扩散,核武器发射控制权已经分散,被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目的,核武器被滥用的可能性在增加。 冷战时期,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限,绝大部分从属于东西方两大阵营,各国核武器的使用要服从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需要,总体上是处于国际社会的控制之下的。而在苏联解体后,大量核技术专家流散世界各地,核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了,短短10年间,出现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朝鲜五个有核开发能力的新成员,虽然一些民族被压制了,但其获得核武器的原望和努力并不会随之停止。目前核技术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散是因为有美国这道防火墙的存在,如果美国衰弱了,无论欧洲、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无力承担控制核技术扩散的重担,全球的核武化将无法避免。(这里提一点,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的后果是灾难性的,目前能够使用核武器而无视国际制裁的只有美国一家,这会使相关国际组织和条约成为摆设和废纸,大国为了自身安全而加大核军备建设力度,小国也千方百计寻求核技术,导致种族仇恨,针对西方世界的恐怖活动将更有市场。) 三: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 有限战争:参战国在战争中下意识地把战争控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对攻击目标做出明确限定(有些目标是不能随便攻击的,否则可能导致战争无限扩大-陷于失控、比如一些宗教场所、核电站、水库大坝、外交使领馆等),原则上只允许使用常规武器进行作战。至于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要打多久、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在“有限战争”这个概念的涵盖范围之内。要视争夺利益的重要程度(是生死攸关的利益、重大利益、还是一般性利益)、视交战双方实力对比、视国内外各种政治制约因素而定。有限战争在作战区域、可使用手段、攻击目标选择上都处于战争领导当局的控制之下。实行有限战争战略是源于发动战争的目标是有限的(即涉及的利益是有限的,绝不会是生死攸关的利益)。 与有限战争相对应的是无限战争(又叫全面战争):参战国在战争中动员全部的人力物力,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是无限战争的主要特点。实行无限战争战略是因为涉及的利益是无限的(一定是生死攸关的利益)。 由于交战双方涉及利益的不同,就可能导致其中一方采用有限战争战略,而另一方采用了无限战争战略。采用限战争战略的一方不愿意为了有限的利益付出过于昂贵的代价,而采用无限战争战略的一方是不会在乎要付出多大代价。但是又要看到,制定军事战略的是行政当局而不是老百姓,进一步说是可以左右局面的核心人物或小团体。他们可能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去制订国家军事战略,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大量悖离国家利益的军事、经济行为。 四: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 对于一个有理智的正常人来说,使用核武器是不可想象的,但人性是不可预测的,否则朝鲜战争中美国人处于什么样的心态会扬言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我认为核武器的使用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特别在核技术扩散之后。 总体上我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在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才可以动用核武器(就是说小当量战术核武器根本没必要存在),不可以以预防性为理由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不可以在己方具有优势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不可以在战场上陷入危机时使用核武器以挽救军队,不可以在面对坚固要塞时以减少伤亡为理由使用核武器。可实际情况是,在大量配发战术核武器的现代军队中,战区指挥官在陷于困境时可能很乐意申请使用战术核武器来挽救军队。 我认为战术核武器的使用可能有以下特点:A本土作战的军队比在国外作战的军队更有理由使用核武器;B实力弱小的一方比实力强大的一方更可能使用核武器;C在战场上处于劣势的军队比处于优势的军队更容易使用核武器;D一旦战术核武器已经被使用,要么双方立刻停战,要么迅速升级成核战争。此时,常规部队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必要(所以没必要保持庞大的常规部队、所以鼓励弱势一方尽早使用核武器以结束战争)。 对美国来说,要想在台海地区打赢一场高科技的有限战争是很困难的。如果美国采取有限战争战略,就可能被迫把战场限定在以台湾岛为中心,半径800公里的海-空区域内,并且不能使用周边各国的基地,不能对大陆本土的军事、工业、能源设施进行攻击,不能拦截大陆航行在各大洋的船只、航空器(有点像英阿马岛战争英方做法),否则可能引发大陆转入全面战争,而这种社会氛围下,使用战术核武器可能很容易被批准。而美军拖着一条8000-10000公里的补给线,在大陆家门口,在事先划定的区域内与大陆几乎无尽的社会资源进行一场长年累月的消耗战,估计拖也要被拖死。 五:核武器在武装部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以核武器为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现代军队的核心-支柱,是国家战争实力的主体,其他常规部队是环绕其周围为其服务的,以及担负外围的次要的作战任务。保护核武器为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存、有效投入战斗、不断升级换代是武装部队的主要任务。如果把武装力量结构看成太阳系的话,那么以核武器为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太阳,而其它部队是九大行星和小行星。俄罗斯军事理论家提出第六代战争理论,认为现在的战争是计算机传感器为代表的高精度战争。但我认为第五代战争(大规模核报复)并没有结束,只是被高技术武器的光芒所掩盖。为第六代战争准备的一切技术都可以服务于大规模核报复战略,可以提升核武器的作战效能。人们转向第六代战争并不是核技术已经过时,而是因为核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科学和科研资金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方向。军事大国现在已经不打战了,因为核战没有赢家,而我国长期保持庞大的常规部队是因为我国的核武库小的可怜,我国至今也不是什么军事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