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二等兵 文章:6 金钱:169 注册:2005-7-14
| 林霨著《从战争到民族主义:中国的转折点,1924—1925》 作者:马敏 2005-04-07 10:09:26 rthur.Waldron,FromWartoNationalism:China sTurningPoint,1924—1925C 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366p.马 敏 在以往北洋军阀史研究中,1924年的直奉战争并不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多被视为无数次军阀混战中的一次 而已;另一方面,论及20年代的剧烈政治变动,人们注目的又往往是五卅运动、北伐战争、民族主义、国民革命等史诗般的宏大政治叙事。而在战争硝烟与民族主义浪潮之间、在制度性崩解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之间,究竟 存不存在某种历史的内在联系?在各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中,战争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历史角色?从既有 的关于民国历史、关于中国大革命史的规范性历史言说中,是否还能有另一种诠释?另一路不蹈常习故的思考 ?这些,便是林新著试图回答的问题与论述中心①。该 书除序论与结语外,共11章。分别为第1章“北洋体系下的中国”、第2章“战争如何开始”、第3章“ 装备与战术”、第4章“南方之战”、第5章“北方之战”、第6章“战争与经济”、第7章“战争与社会”、第8章 “战争与列强”、第9章“转折点”、第10章“北洋的崩解”、第11章“1925年:新关键中的政治”。第 1章探讨战争的制度性背景与社会环境框架,乃全书叙述的铺垫。习惯认识认为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时期 ,政治基本无建树可言。与此相反,作者认为,由北洋军阀及其背后国外支持者所构建的“北洋体系”(theN orthernSystem),虽是民初袁世凯军事寡头统治的延续,具有派系林立的特点,但相对而言,仍是某种有着内在凝 聚力和共同价值规范的政治权力结构,至少在表面上,有相对统一的中央政府,维持一定的权力均衡。恰在这 一被认为政治上乱相纷呈的“黑暗”年代,中国经济有实质性的增长,舆论表达相对宽松,文化上也有较多的 建树。倘若1921年华盛顿会议列强间所确立的“公约”能够真正得到实施,中央政府得以强化,北洋体系下的 中国仍不失“向上”发展的机会。然 而,日益升级的内斗和战争却破坏了“北洋体系”下的力量均势,使中国再度陷入内乱的旋涡。第2章和 第3章中,作者剖析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交战双方的装备、兵力、战术与战争的规模,突出军事史 的主题。简言之,这次战争起因于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吴佩孚直系企图乘势扩张,进而武力统一中国 ,与张作霖奉系图谋东山再起、染指关内的野心发生冲突,也是英美列强围绕在华建立所谓“华盛顿体系”与日本斗法的结果。竞争的中心是控制作为中国金融、经济中心的上海。从交战双方的装备、兵力和战术来看,在 中国历史上均是空前的。这时的军阀已拥有现代化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就其装备和训练而言,与一次世界大 战中的西方军队相比也毫不逊色,正是这一切,使一触即发的大战具有现代化正规战争的性质。第 4章和第5章以细腻的笔法和娴熟的军事知识正面描写惨烈的战争过程。作为第二次直奉战争导火线的江 浙战争(亦称齐卢之战),发生在中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主战场就靠近上海,双方动员了大量陆军,而且还出 动了空军和海军,使之成为一场名符其实的现代立体战争。战斗虽仅持续40余天,但却异常激烈。北方战事爆 发后,更成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战,直奉双方动员参战的总兵力近30万人,其中直军13万多人 ,奉军16万人。与过去北洋军阀之间司空见惯的“宣言战”、“电报战”不同,第二次直奉战争可以称得上是直 奉两系军阀间一场真正的生死决战。第 6、7两章则扩大视野,从更宏大的历史场域中,观察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所造成的 巨大破坏和负面影响。第8章分析战争与列强的关系。正因为这次战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最富庶的江浙一带,因 此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破坏作用也是灾难性的。战争前夕大量强迫招夫、征车、征畜,使长江下游城镇昔 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由于市面流通的钱币大量涌入上海的外国银行,上海曾数度发生金融恐慌风潮,北京 的股市交易也一度中断;被击溃的逃兵们在城市和乡村见物就抢,为所欲为,这一切严重削弱了社会秩序的基 础,使北洋政府失去了控驭能力,统一中国的目标已属可望而不可及。直系力量的削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 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列强在中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在 第9、10两章中,作者剖析了吴佩孚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最终落败的原因以及战争的结果。在直奉两 军的决战中,直系一方经历了初占优势,继而僵持,最终落败的戏剧性三部曲。而导致直系失败的转折点,便 是素有“倒戈将军”之称的冯玉祥所发动的北京事变。正是北京事变这一突发事件,完全打乱了吴佩孚的军事 部署,使命运的天平偏向奉系军阀一方。关于冯玉祥的倒戈,过去的评价往往孤立地就事论事,要么将冯捧为 拥护孙中山的理想主义者和革命者,要么将他的行为仅仅看作受日本提供的巨额金钱所驱使。其实,冯本人的 动机可能要远为复杂,围绕这一事件还有许多迷思(myth)的成分。基本上是一个思想比较斑驳复杂的旧军阀在困境中所作出的一种主动性自保、自救行为。但无论如何,冯的倒戈使直系失去了战场上的军事主动,并进 而丧失了政治上的中心地位。然而,极具诡论意味的是,从最终结果来看,这场决斗中表面上的赢家无论是张 作霖还是冯玉祥,都还不是最后的胜利者。直系的崩溃最终将引发整个北洋体系的崩溃,造成某种权力的真空,从而为新的观念、新的社会群体以及新的政治权威提供了演出舞台。直 到最后一章,作者才把他最想说的大关节处合盘托出,这就是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战争与政治之间的 关系。其中心思虑所及,便是1925年五卅运动之真实涵义及其历史影响。中国现代史上,“五卅”无疑是一个 分水岭,是一个界标性的大事件,它宣告了新型民族主义运动和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五卅运动在许多方面都 不同于以往的单纯抗议型民族主义运动。此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不仅以压倒优势获得各阶层广泛而深刻的同情与 支持,而且,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为清楚的政治目的与政治眼光,军阀和帝国主义一道被视作中国的敌 人,从而使南方国民党和共产党所主张的国民革命有了明确的内涵和目标,这就是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口 号的统一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运动。然 而,“五卅”如何成为可能?“五卅”何以能在短时内迅速演变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同南方的国 民革命运动相融合?以往的研究似乎太过于注重这一事件的结果和影响,而恰恰忽视了其原因和过程。如果把 五卅时期的民族主义还原到它本身的背景和语境中,五卅和第二次直奉战争这两个似乎不相干的历史单元便有 了内在的联系。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战争所造成的一系列制度性崩解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连锁反应。如果没有1 924年江浙战争和直奉战争所带来的混乱和不安,显然不可能引发1925年广泛的民众抗议运动。而且,倘若北洋 军队不是因历次战争而被逐渐削弱,那么北洋政府就有可能较为容易地平息反抗运动。换言之,“五卅”的意义 远不止于一个来自下层的爱国主义运动,而首先是既存权力结构分崩离析的象征。蒋介石操纵的国民党正是利 用北洋体系因内斗而崩裂的机会,对民族主义加以政治性运用,迅速崛起填补了权力真空,成为当时全国统一 诉求的代言人和执行者。只有考虑到政治的极端复杂性,我们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这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而 不致于把一切都简单地贴上“民族主义”标签,用民族主义(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意义的)来诠释全部历史。在 这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史学著作中,林除依据翔实资料从社会史的角度重现战争风云,着力探讨2 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与战争及其相应社会变迁的关系外,在历史哲学和方法论层面,显然还想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首先,在历史发展的动力学上,他通过卷首引述赫拉克利特斯的名言“战争乃万事之父”(waristhef atherofallthings),大胆断言:战争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20世纪20年代国际政治的 新格局一样,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主要由战争所造成”。这本书的主题如果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战争如 何改变中国”。林指出:“战争乃经常扮演一种强有力同时又反复无常的历史角色,使那些企图驯服它的历史 学家们茫然失措。战争不接受派定的依附角色,轻易随那些经常被首先考虑的经济、社会或思想发展而上下律 动,反之,它往往穿越因果关系的界线,以难以逆料、不可思议的方式颠覆或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第8—9页 )这些论断提示我们,或可超脱于人们已耳熟能详的经济决定论或思想决定论的视域,从另一个更直截了当但 也更加隐秘的角度来审视历史发展的动力及其走向,这就是战争所提供的新视域。诚 然,战争之推动历史也不是绝对孤立的,它必与经济、政治、社会乃至文化的诸多因素发生联系,形成一 条环环相扣的“型变之链”(thechainoftransformation)。循这条型变之链,我们可以观察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 联与相互影响,使之成为“可解读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林试图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的动荡画面作 一整体性的解释。在他看来,20年代中国历史的因果链上,战争是关键一环。不仅五卅时期民族主义的崛起要 追溯到第二次直奉战争的结局,而且,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成功也间接受赐于直奉战争的广泛社会影响。他 坚持认为,如果北伐军面对的是一个尚未受到战争削弱的北洋军事集团,如果没有由战争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和 民众心态基础,北伐就不可能取得势如破竹的胜利。换言之,北伐胜利之局,在北伐军挥师北上之际就已奠定 。但发动北伐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当时似乎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由 于重视战争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林一反年鉴学派强调历史长时段、必然性的史学传统,转而 强调偶然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历史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形貌,并不是必然如此,其中充满了各种 可变因素和不可预测性,因为战争的胜负其实是很难逆料的。设想一下,倘若没有冯玉祥的突然倒戈,倘若第 二次直奉战争的结果是吴佩孚直系获胜(这并非没有可能),那么,整部中国现代史恐怕又得重新改写。正 是上述十分广泛的思考,使林的新著超脱于一般的军事史著述而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迪性。我们可以不同意林对历史的全部解释,但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新著毕竟是充满探索勇气和创造意识的,为我们重新 理解那场多少已经被人们淡忘了的战争,为重新思考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