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其实争议比较大的古弓拉力估算集中在两次发现上,其一就是我们上面说的Mary Rose弓,另外一个就是冰人奥茨的弓,我记得奥茨的弓估算差不多是28寸拉距160磅。而对于其他各次发现的弓拉力具体范围有一些讨论,但没有这么大的争议。主要就是这俩次发现的弓根据估算拉力显得太大了,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属于不可理解。Adam的土耳其弓拉力估算并没有多大争议,因为Adam所作的参照弓的工艺精确性是几乎无可挑剔的,而这些弓和古弓之间的类比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而土耳其这些古弓一直在精心维护的条件下保存到现在,对保存条件产生的影响也没什么疑问。所以说回来其实Adam的研究很可能说明,Mary Rose弓主流拉力在140磅可能是比较接近真相的。 也有些人选用了年轮生长密度相近而弹性模量很小的紫杉按照同一尺寸做出复制弓,来说明Mary Rose古弓的拉力没有那么高。比较典型的就是创造了现在世界上木质单体弓射远纪录的那个瑞典哥们儿,按照180磅那把弓的尺寸做出来一个刚够100磅的复制弓。Steve跟他意见不和爆发了激烈的论战,码了很高的楼,成为了前年的一大话题。不过其实Mary Rose弓所用的木材弹性模量如何还是有一定的参照的,就是用木质保存相对较好的残片加工成试样测定了现状的弹性模量两块试样一块差不多是0.85,另外一块试样差不多是1.0 比较典型的用于制弓的美国太平洋紫杉弹性模量是1.1左右。。而较低拉力的复制弓所用的紫杉弹性模量差不多得在0.5~0.75这样。所以这样的复制弓应该说缺乏说服力。Mary Rose弓当中,经过重新驯弓,唯一恢复到可以反复拉至满弓的A1648号现状拉力是30英寸拉距是60多磅,而其估算原始拉力应该大约是136磅,实拉试验中拉力最大的是A1654,拉到80磅的时候折断了,根据拉力拉距曲线估计,完全拉到32英寸拉力应接近或者超过100磅。1654的理论估算拉力是30英寸时120多磅。木材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海水浸泡,弹性模量的明显下降是毋庸置疑的。这可以大致说明些木材原本的弹性模量是不大可能会低于1.1的。 一些遗骨研究的东西,比如Towton古战场和Mary Rose船员的遗骸。弓箭手的手臂骨骼都长得非常漂亮,肌腱附着部分都相当明显和强大,直径往往也明显大于其他人。从骨骼来看,他们的营养都不错,体魄相当于现代的运动员,反而因为饮食含糖量没有那么高,牙齿的状况都明显比贵族好。Towton遗骨中有个弓箭手的遗骨显示以前层受过极重的伤,面部被砍了一刀,都完全恢复了,还可以重新参战,这也说明他们有至少还不是很糟糕的医疗保障。总的来看,这些古代的弓箭手待遇方面,营养饮食方面对于必要的体能并不是问题。 而说起现在射箭爱好者120磅就不错了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现代射箭爱好者中强烈的追求战弓的比率并不高。而在战弓爱好者的范围内,使用120磅的弓并不太高。多数真正的战弓爱好者,经过2年多的业余训练,都可以达到120磅。尤其是对于欧洲人来说,一般的经验是1年时间每周一次的训练达到或者接近120磅已经很足够。所以说起来,大家都是玩票的,跟古人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相差甚远。有的战弓爱好者开始训练的年纪已经很大,比如我知道有个人现在已经70多快80岁,轻松驾驭90多磅的弓。 只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成年后才开始射箭的人,骨骼的确是个很大的瓶颈。在逐步达到高拉力的过程中,相关的骨骼都在经历一次很大的变化,就是骨密度的明显提高。我在跨80磅这个坎的时候,缺钙的利害,抽筋很严重,猛补了一段时间钙片。对于战弓爱好者来说,成年后开始射箭的,要达到135磅以上,才算真正的不简单。Steve正在拿他的儿子当一个活体试验品...... 就是现代人自幼系统训练会达到一个什么程度。他小儿子8岁,已经能轻松驾驭拉距24英寸,拉力50磅的弓。 对于任何一项运动来说高水平的选手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古人的生活条件和体质的确和现代差距明显,不过也不是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达到140磅的水平。只要有一部分水平较高的人达到平均拉力140磅上下就是了。对于全民射箭的民族来说,肯定是这些水平较高的人才能得到进入军队服役的机会的。亨利八世时代的招收标准是最低限度达到220码的射程。不过这个条例里面没有提及箭重。如果按照60g的标准箭考虑,这大致需要100磅的拉重才能达到这个最低标准。这也就是说有可能在这一时期军队弓箭手的最低体能标准就是如此。 而从历史总的来看,弓的拉力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之大的。我们从发现的古弓可以看到拉力逐步增大的趋势,这应该说是和战场上防护的不断提高息息相关的。Mary Rose的时代已经过了长弓的鼎盛时代,火器已经开始大量应用,训练标准等可能已经有所降低,而面对的防护则相当高。事实上,从很多迹象来看,在中世纪后期战场上的高防护情况来看,战弓的主流拉力不达到140磅的话,也很难起到历史上的战场作用。在12世纪诺曼入侵时期,使用160磅弓的Richard de Clare,就已经人称强弓理查,而到16世纪亨利八世本人则使用180磅的弓,这在当时是个很优秀的弓手的水平,但还没有到很需要大书特书一番的程度,否则亨利就该有类似强弓亨利这类的称谓了。土耳其博物馆里面也有不少200磅以上的弓。现代的健美大壮经过训练则可以操控高达260磅的弓。 说到紫杉和其他材料单体弓之间的差异,应该这么说,如果桑木的品质很高,在发射轻箭的时候可以和紫杉几乎没什么区别, 发射重箭的时候才因为热损耗在能量转化率中所占的比重变大,体现出一些劣势。不过紫杉里面能再出一些指标更为天崩地裂 的好料,这些的话桑木就没法启及了。比如Mary Rose弓当中有一把的年轮密度达到了每英寸152个年轮。而现代紫杉往往只有 25-50而已。产出良好的紫杉弓料需要几个条件,高海拔,充足的阳光,适量的降水(不能太多),良好的亚种,以及时间。 美国太平洋紫杉可以符合高海拔,充足的阳光,适量的降水,就是亚种有点先天不足,不能跟相似条件下阿尔卑斯山南坡的意 大利紫杉达到同一水平。英国和北欧紫杉的亚种和意大利紫杉是相同的,但不符合生长条件,所以能长出年轮密度相同,但弹 性模量很低的。一般来说,同一亚种在同一生长条件下,年轮密度高的木材弹性模量往往也会更高。中世纪的时候北欧紫杉就 评价不高,价格只有意大利弓料的几分之一。根据英国当年的进口清单,从意大利威尼斯启运的弓料占了绝对多数。中世纪漫 长的战争消耗掉了欧洲最精华的紫杉资源,而真正高品质的弓料需要上百乃至几百年的时间来成长,所以这是我们现代复制古 代紫杉战弓面对的最大难题。就算在意大利的森林里面找到符合条件的老树,也是肯定不让你砍的。目前可获得的意大利紫杉 都是意大利一个家族林场里面种植的,已经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品质最高的紫杉弓料。 前些日子我从奥地利一个人手里搞了一把用奥地利境内阿尔卑斯山上生长的紫杉做的100磅弓。不过现在还没试射,不知道实 际表现如何。年轮密度比较理想,但就是树龄相对来说太小了,8、90岁的树不够粗,弓腹已经用到树芯了,这很可能造成比 较大的影响。如果要改成50磅的弓倒是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但就有些暴殄天物了。现代人在制弓方面遇到的选材问题,就好像 在制琴方面面临的问题。现代制作提琴也有古人把最好的木头已经砍走了这一问题。 紫杉和其他木质弓的具体对比测试数据可以参看Greenman做的一个小测试,连接在下面。可以获得比较直观的印象。这里面的 紫杉木弓用的都是高品质的太平洋紫杉。其实,如果是最高水平的多种木复合的弓,可以在发射轻箭的箭速上超过紫杉弓,但 在发射重箭的时候也是因为热损耗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竹木的复合弓在射重箭的时候箭速超过紫杉弓。 http://www.greenmanlongbows.co.uk/green_man_longbows_longbow_speed_testing.htm 就我现在看的来说,专属于长弓手的一种骨骼变形是在肩胛骨上的,肩胛骨上有一小块正常人成年后会和主体闭合,而长弓手很可能这部分不会闭合。而脊椎变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现在推测,Mary Rose上面很多人兼任两个角色,即弓手和炮组成员。长期操炮,调整极其沉重的火炮也有可能造成脊椎的扭曲。而发现的骨骼多数都不是能把个体全都对上的。所以现在对于脊椎变形是否长弓手独有无法定论。但遗骨中可见有不少脊椎变形。 其他民族的话,如果拉力范围达到这么大的话,脊椎变形是很可能存在的。不过这里面也有区别,就是骑射讲究左右开弓,练习的时候也是左右手互换,这样就平衡了,脊椎虽然很可能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大容易扭曲。所以骑射民族这个问题很可能就不那么明显。 140磅的拉力水平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肯定都是极优秀的弓手,有朋友指出,北宋殿前班直也无非就是这个拉力范围。前面我们说的那些主要说明的是,对于正常人来说,经过系统有效的训练,多数还是可以达到140磅的水平的,但这样的训练必定相当艰苦,需要有相当强烈的自我意愿才能完成,达到这个水平的人比例只会是参与到射箭中的人很小的比例。只不过群众基础够广的话,用这个占总数很小的比例就能遴选到足够的弓手构成军队的主体。而多数国家对于全民普及射箭都有相当的顾虑,因为这等于武装平民,会让政府的强制力大大下降。日常140磅的拉力对脊柱产生的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比如像Simon Stanly,Mark Stratton这些最大可用190~200磅,日常使用150磅左右的弓手脊柱按照一般标准来说还算是健康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扭曲。现在大家推测,严重扭曲的脊椎是由在年龄很小时就使用拉力相当大的弓导致的。现在有些战弓爱好者,14、16岁就能使用110磅上下的弓,如果他们练习强度很高,又没有主意保持左右平衡,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脊椎扭曲。 Hardy老爷子在他的研究中有些地方是打了相当大的马虎眼的。比如Mary Rose弓中最大的那把180磅的弓。这把弓的拉力公布出来的数字其实是被大幅度调低了的,以免招来更大的反对意见。为啥说这把弓的拉力被大幅度调低了呢,因为180磅是按照0.75的弹性模量值算出来的。要是按照1的弹性模量值,这把弓的拉力得在220磅。现在Adam的拉力估算出来以后,没多少人抨击Adam是神经病了,那么说不定啥时候Hardy老爷子会壮着胆子参照土耳其弓的拉力范围,“合理的”重新修订Mary Rose弓可能的最大拉力数字。 按照一明斤590g考虑的话,40~70斤的弓相当于50到90磅,相比之下是显得明显小了。如果是高速短弓,威力大约可在60~100焦耳,如果是大反曲筋角复合长弓,威力应该可以在70~120焦耳。(这个数字不能当真,是我现在大致的估计,可以以后通过测试复原弓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假如面对的防护是锁甲这一等级的,配合尖锐的长破甲锥已经大致足够。如果面对的防护更高,那么威力就显得不足了,拉力还需要提高。中国的古代战弓研究,我觉得应该说还没有真正起步。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可以从清弓入手开始研究。毕竟清弓存世实物较多。但还需要很多时间,因为需要制作一些很精细的参照样品弓来估算拉力,并且对性能参数进行测试。高翔前辈正在致力于此,以后是能做出比较确切的结论的。 如果说感觉8、90磅的重弓难以掌握,我觉得有这么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大家很可能把“完全控制”这一标准制定得太高了。 对于重战弓的精度并不能用自己射50、60磅的靶弓的精度来衡量。事实上,如果真要用自己以后能掌握得比较重的弓,来和自己现在能良好控制的50磅弓比精度,肯定是前者永远达不到自己现在用50磅弓的精度水平的。包括稳定程度也是,抖动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只不过习惯了前手的抖动以后,后手撒放没有乱套,对于获得一个实用的精度没有太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射拉重很大的弓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错误的姿势,因为巨大的拉力强迫了直线用力,巨大的弦张力让撒放造成的扰动大大减小,要敢于去使用很重的弓来训练,只要注意不太过用蛮力,如果用力不当,觉得关节肌腱很疼得话就马上放松下来,避免伤害。 第二就是,往往并非是自己绝对力量不足,而是肌肉的反应还不够协调。开弓这一动作相对于我们用器械训练力量的时候要更复杂一些,尤其还要保持平衡,注意不要让箭掉下来。一般比较推荐高位开弓的姿势,也就是把弓稍稍举高,在展肩的过程中 把弓推出,这样发力比较合理。如果是前手伸出,用后手硬拉,这属于弓手对自己的力量赤裸裸的炫耀。所以技巧在这里面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学习技巧过程中,训练方法是个重要问题。如果仅就绝对力量的训练来说,现代的健身理论非常先进,完全不需要通过弓来增长力量。但要摸索开弓发力的技巧,还是要通过弓。比如握推100KG的朋友,其力量对于操控100磅的弓来说并不是问题。 英国人传统的训练方法是,如果你能拉得开70磅的弓,尽管很有些勉强,也控制不好,但就用70磅的弓来射。每次训练直到实在拉不开70的了,可以考虑换用自己用的趁手的弓继续练习严谨的动作要领。等经过几周70拉的不那么太费劲,已经能拉开80的了,就要用80磅的弓来射。同理,如此下去,就能较快的增长可控的拉力。如果一直停留在60磅的弓来练习,可能要很久才能适应70磅的弓。也就是说在增长自己可控拉力的阶段,是始终要和弓的拉力较劲的。很多老手经常强调的是:许多人误以为使用战弓仅仅是一个关乎与肌肉的问题,但事实上多数时候更重要的是技巧。Steve常举的例子是,许多人的体格要远远比他强壮的多,绝对力量也大得多,但试用他的弓只能开到20英寸。我十分确信的是,大家只要坚持不懈,确保每周至少认真训练1次,用2年时间突破100磅应该还是可以确保的。我是在确立练习战弓的目标后就弄了一把110磅的匈牙利弓用于室内较劲..... (因为匈牙利弓不是太长,在室内还能耍得开,而Kassai的这个110磅Bear是玻璃纤维的,异常耐用,十分适合做拉力器)跟这把弓较了1年多的劲之后,也总算能用这把弓出去玩了。尤其是从这把弓上面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反曲重弓之难拉,拉惯反曲弓之后,同样拉力的直拉弓会显得稍微轻松一点,因为没有那么早进入高拉力范围。 说起来,6月底要在青海乐都举办国际射箭节,会有来自许多国家的高手来参加活动,我们邀请了Steve Stratton和Richard Tonge来展示英国战弓的传统技艺。大家有闲有兴趣的可以去参加比赛或者观摩。 400磅的蒙古弓如果存在的话,一定会创下许多惊世传说。刚才我大概用软件算了一下,弓身储存的弹性势能可达700焦耳。如果把热损耗扣除,手撒放的损耗扣除,用合适重量的箭,也就是箭速不是太慢的话,按照可以转换出60%~70%的能量考虑,威力高达420~500焦耳之间。如果用重量极大的箭达到560焦耳也没问题。虽然比AK47的2000焦耳差的还比较多,但也相当于大威力手枪了,在古代战场上不仅可以蔑视所有盔甲,弄不好连盾牌都跟着蔑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