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十大著名手枪(zt) ——回顾过去百年中性能最好、最有影响 的左轮和自动手枪 20世纪手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种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的手枪层出不穷,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回顾过去百年来的左轮和自动手枪,以下述十种手枪最有影响,下面以这些手枪出现的年代为序,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柯尔特警用特种左轮手枪 在1898年军用左轮推出之前,柯尔特的双动左轮手枪确实不太走运。开始是1877年“闪电”左轮,接着是1878年“先驱者”双动左轮,再到M1889式海军左轮(及它的一些变型),这些左轮所采用的自动待击装置不可靠且易于损坏。 1905年特种警用左轮的推出改变了一切,该枪采用摆出式转轮(最初出现在M1889式海军左轮上)和一个新的可靠的闭锁系统,击锤不处于全待击时不能击发枪弹。这支枪非常象12年前推出的新式袖珍型手枪。 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发射口径相当小的.32和.38柯尔特弹——两种枪弹停止作用都不太好。1908年柯尔特特种警用手枪推出了.38特种型。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是一支可靠的武器,配用性能好的枪弹该枪会更好。 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一出现就被全国的警察部队采用,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型号,如1927年的侦探特种左轮手枪。 图1 柯尔特警用特种左轮手枪 .44/45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 史密斯-韦森于1908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支手动退壳左轮手枪型号。该枪的闭锁机构很象早些时候的小口径手抛壳手枪(一个极成功的系统),它有一个三种方式的闭锁系统(因此它的绰号叫“三重锁”(TripeLock)),一个在枪管尾端,一个在退壳器杆前端,另一个在转轮锁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一批“三重锁”卖到了英国,这些枪在当时被高度关注,直到今天还有一大批收藏者。这种枪的.44史密斯-韦森特种型(标准装填)、.44俄国型、.44-40、.450Eley、.45II型和.45柯尔特型大约生产了20000支。 1915年推出的二型枪内部有一些变化,并且去掉了第三个闭锁部件——转轮锁扣和笨重的枪管下突耳。在投产的前两年,史密斯-韦森就为英国和加拿大制造了大约75000支这种新式手枪。预计美国会卷入战争,在史密斯-韦森总裁约瑟*韦森的领导下,工厂加速了用.45ACP弹的一个类似该手枪的试验。 最后推出了新式的二型手动退壳枪,它改变了口径,能装固定在两个半月形弹夹上的6发.45ACP弹。使它非常适合无底缘弹的装弹和抛壳。在战争期间共制造了163476支M1917型史密斯-韦森手枪。这种枪在二战期间重新服役并大量配发部队。 大战后,.45ACP弹手动抛壳枪特许为巴西制造。1926年三型枪开始为民用消费市场生产,又加入了笨重的枪管突耳。手动抛壳枪一直生产到1950年,这期间,只在二战中有一段短时间的停产。 图2 M1917式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 柯尔特政府型手枪 很少有比柯尔特政府型手枪做得更成功的武器。一个世纪前推出,直到到今天它的光彩丝毫没有减退。 M1911是约翰*摩西*勃朗宁的得意之作。在经过大量测试后,它击败了所有对手,在定型的当年就被采用。M1911提供军用和民用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使用一个独特的锁链使枪管偏移完成开闭锁动作。它的弹匣能装7发.45ACP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M1911S由柯尔特、雷明顿联合金属弹药公司、北美武器和春田兵工厂(M1911是春田生产过的唯一种自动手枪)生产。 政府型有三个保险装置:一个握把保险,一个位于套筒座左后部的手动保险和一个击锤半待击保险。弹匣卡笋是一个位于握把左边扳机护圈座上的小按钮。 M1911S经氧化处理,胡桃木握把,这是民用型的标准配置,但也可以定做雕刻的、电镀的和华丽的特殊枪把。 1923年这支枪做了一些修改,被命名为M1911A1型。A1型和它的前一型外表相近(功能完全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直的击锤簧套被弧形的代替,扳机变窄,击锤头变短,握把保险延伸变大。 早期军用A1S型经过氧化处理(象所有标准民用型一样),二战中G1表面经过磷化处理。握把由滚花的褐色塑料制成。制造商包括柯尔特、雷明顿武器公司等。 政府型通常发射.45ACP弹,同时也推出了其它口径的枪型,包括.455韦伯利自动弹、.38超级弹、.40史密斯-韦森弹、9mm斯太尔弹和9mm巴拉贝鲁姆弹。 柯尔特直到今天还在生产经过改进的M1911政府型,在其漫长的生涯中被许多公司仿制过。它是一支最具可接受性、准确、有效的军用型手枪,虽然已经退役,但作为执法机关和射击比赛用枪还在被全球广泛使用。 图3 柯尔特政府型手枪 韦伯利VI型左轮手枪 许多军界人士和枪械设计者都认为.455韦伯利VI型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军用左轮手枪,是六响枪的终结者。 韦伯利VI型1887年成为英军制式的著名转轮折转式韦伯利手枪的一个后期代表作。韦伯利VI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才出现,陆续装备部队直到战争结束。 这种六发.455韦伯利手枪和它的前型只有一点变化,它有一个6英寸的枪管而前型是4英寸。VI型的握把变为有滚花的胶木衬板的矩形握把(早期韦伯利军用枪大多都有一个鸟头形握把),表面氧化处理。 这个枪双动发射时扳机力大,但可以接受,并且也能单动发射。当枪不处于待发时它的“回转式”击锤保证击针离开弹底。装弹(和擦拭)通过简单的向前推转轮座左后的支耳压销来完成,此时能被打开,握把低下来装子弹。然后套筒座/枪管闭合,这支枪就可以准备射击了。排除弹壳时枪再一次打开,一个星形退壳器自动清除转轮中的弹壳。这是一种比摆出式转轮更快、更先进的装置,更适合使用快速装填器。 .455韦伯利弹有效射程内威力足够大,比20年代被换下来的.380/200弹优越得多。 虽然VI型在1928年被官方换为外形更小的左轮“恩菲尔德”,但在整个二战中它逐渐成为代替标准,所有有机会的人都非常渴望拥有它。 图4 韦伯利Ⅵ型左轮手枪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许多人认为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是M1911/A1政府型的改进型,这并不确切,但这支好枪无疑是各种重要场合最有力的赢家。 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名字就可看出,它是由约翰·勃朗宁设计的。这支枪在2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最终的产品10年后推出。虽然大威力手枪和M1911型有些相象,并具有它的一些特点,但许多地方却完全不同。比如M1911型的枪管链接被变为更加耐用的固定凸轮。它的弹匣装13发9mm巴拉贝鲁姆弹。保险方式包括:套筒后部的手动保险,一个击锤半待击和一个弹匣保险。 它一出现就被比利时采用为军用手枪,随后其他国家如罗马尼亚、拉脱维亚也使用此枪。 二战期间,比利时被德国占领后,被迫为他们生产这种枪,叫P35式。同时,加拿大也特许为中国、英国和联邦军队生产它的一种变型枪。 二战结束后,民用生产开始恢复,大威力和它的变型枪非常流行。大威力手枪无疑是有史以来流传最广的一支手枪。 图5 M1935式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TT-33托卡列夫手枪 TT-33是一支很出色的军用手枪,由费多尔*托卡列夫设计,发射俄国人极为推崇的7.62×25mm托卡列夫弹——由7.63mm毛瑟弹改进而成。 该枪有一些勃朗宁枪的特点,但托卡列夫创新了一套模块化的内部装置,包括击锤、阻铁、阻铁簧、击锤簧和单发杠杆。该枪的保险装置只有一个击锤半待发保险。 TT-33在1936年开始生产(和它相似的前型TT-30在前几年出现),在俄—芬战争中首次使用。在随后的二战中它成为苏联红军的主要配备。 苏联、华约国家、北朝鲜都生产了大量这种手枪。中国也生产了数千支9mm口径出口,配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并增设了手动保险。 图6 TT-33式手枪分解状态 华尔特P38式手枪 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人终于认识到他们很有名气的列装手枪卢格P08式的缺点(成本高、挑剔弹药并容易积尘),着手研制新产品来换装。 起初,卡尔-华尔特公司推出一种著名的双动PP式袖珍手枪的变型枪,型号为MP式。由于它采用自由枪机式,遭到了军方拒绝。 华尔特还是毫不泄气,它的设计师开始设计一种全新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无击锤结构,型号为AP式。 虽然AP式最终被搁置,但它的一些特点在后来的P38上体现了出来。 经过反复修改,一个更成熟的手枪诞生了,1938年命名为P38式的华尔特手枪开始取代卢格P30式列装德军。 在该枪被认可和签定合同的这段时间里,华尔特为民用市场开发了一支优秀自动手枪,1939年HP式推向公众市场,标价为可观的75美元。 P38是一支具有革命意义的武器,它作为第一支实用的大口径双动式大威力自动手枪被军方接受。它有一个外露式击锤和8发弹匣(口径为9mm巴拉贝鲁姆)。 该枪保险柄位于套筒的后部,用大拇指扳下来,枪就上了保险。在待发期间,如果保险杆处于保险状态,击锤自动返回到静止状态,否则,如果击锤待机,保险杆压下,击锤落下,但它仍被击针阻挡。 战争期间,华尔特、毛瑟等几家兵工厂为德军生产了数千支华尔特P38式手枪。 1957年,德军重新开始装备P38式,不久也开始为民用消费市场生产。它的变型枪包括.22LR和.30毛瑟型及合金枪套筒型。今天尽管P38式的价格不菲,但还是拥有广大的爱好者。 图7 德国P38式华尔特手枪 CZ75手抢 捷克的CZ75是过去二十年来最受推崇,也是被仿制最多的手枪。 CZ75没有什么特殊的部件,它只是集其它枪的优点于一身的双动自动手枪。它是由Koucky兄弟设计的,用基于勃朗宁原理的闭锁方式,使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弹匣容量15发。 图8 捷克CZ75手枪 这支枪有外露击锤,握把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双动发射机构非常舒适。 捷克共和国目前提供CZ75的标准型和紧凑型,其他国家如意大利、瑞士也推出了一些别的型号。 作为一支优秀、简便的9mm双动自动手枪,CZ75是很难被击败的。 伯莱塔92型 伯莱塔92型取代政府型作为美国列装的随身武器,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论,过去关于9mm和.45的争论重新爆发,双动枪的拥护者和单动枪迷又开始争吵。 其实92型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新武器,只不过是对1957年的老式伯莱塔951的改良。该枪在被美军列装前数年就已经出现,事实上,一个特殊的型号92SB在1979~1980年就已研制出,供美军试验。 这种创新的枪有相当可观的容弹量,弹匣装15发巴拉贝鲁姆弹,象951一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套筒,令人讨厌的是老有太多的脏东西进入,好在比较容易清除。 该枪的拉壳钩也用作弹匣装弹指示,是一支可靠性和精度很高,构思精巧的典型的伯莱塔手枪。 其它变型枪如92S和92SB使用不同的保险扳钮和弹匣卡笋。紧凑型、击锤延伸型、双动型和其他型的产品也吸引了警察、军队和民用市场。 伯莱塔92已经证明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随身武器。 图9 意大利M92SB式伯莱塔手枪 格洛克17手枪 现代枪很少有象格洛克一样,一出现就引起这么多争论。该枪的反对者称它可以偷偷带过机场的金属探测器,也有人说它不耐用,还有人确信它的序号很容易取消,所有这些推测都没有证实。 1983年格洛克17(名字源于装17发的弹匣)在奥地利军方的手枪测试中轰动般地击败所有对手后脱颖而出。 它的闭锁机构采用枪管偏移式,套筒座由工程塑料和金属镶嵌构成。或许这支枪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枪机保险”,一种单动/双动发射装置。没有手动保险机构,扳机扣动时解脱一个保险装置,使击针待击并释放它去击发子弹。除非扣动扳机,扳机保险击针锁和扳机自动保险杆将限制击针移动。 格洛克手枪的简洁流线型设计吸引了许多警察部队和大量手枪爱好者。 自从格洛克17出现以后,格洛克又推出了许多变型(紧凑型、微型、.45ACP型、.40S&W型等等),都象格洛克17原型一样倍受欢迎。 图10 奥地利格洛克17手枪 以上手枪是即将结束的本世纪十大著名手枪。 张国强 编译自《枪与弹》1997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