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级:二等兵 文章:10 金钱:170 注册:2006-5-25
| 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古代海军战术的影响[原创] 地中海地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也是海军舰队的发源地。据说古克里特王国是历史上第一个海上帝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常备海军,从那时起到希腊联军舰队和波斯帝国舰队间的萨拉米海战的一段漫长的时间内,地中海地区发生了无数场海战,在战斗时,双方战船依靠船上搭载的弓箭手,投石手,投枪手在远距离向敌人射击,杀伤敌人船员,在双方船只向遇时,船上搭载的水兵跳上敌人船只,或者用船头的撞角撞沉敌人船只。海战实际上比陆战要复杂的多,海战战术思想与路战相同,可以把一艘战船看成一名士兵,海面看成平原,其战斗类似于陆军在平原作战,但作战的环境很复杂,因为一艘战船是由许多人在控制的,船长需要协调战船上的水手的行动,同时海上风浪、船只的重量、船只的状况也会极大的影响船的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这是与陆战不同之处,也是海军指挥官在制定战术时要考虑的。一支军队需要在战争中不断磨练才能有战斗力,其指挥官也需要在战斗中成长,在萨拉米海战前,因为当时波斯人基本上已经控制了推罗、西顿等腓尼基人建立的海上强国,他们的利益在陆地而不在海洋,对海军不重视,其海军的任务无非是消灭海盗,其海军平时缺乏训练,在这种情况下,腓尼基海军指挥官战术素质无疑是退化了,其在萨拉米海战中加上由于是不懂海战的波斯人作舰队司令,其制定的战术是不正确的,在狭窄海湾与希腊人战斗,在战船上又搭载了过多的士兵,使战船过重,不灵活,而希腊人在战舰上也装载了重步兵、标枪手和弓箭手,这场战斗可谓是一场陆战,但希腊船只较为轻便,在战斗中充分利用了撞击战术,使其击败了波斯人。 在打败波斯海军后,希腊崛起了。希腊人为了对付波斯人的下一次入侵而决定成立同盟,由各国交出一笔经费,这笔钱被存放在了雅典,雅典人在同盟中处于领导地位。雅典是一个有巨大海上利益的国家,十分重视海军,雅典人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而这支舰队与波斯舰队及其它希腊国家舰队的战斗中不断成长起来,成为当时西方世界最为强大的海军。这时的雅典舰队在战船上只配置了少量重步兵、标枪手和弓箭手用于自卫,而喜欢在辽阔的海面上利用海军人员熟练的航海技能,充分利用船上的青铜撞角撞击敌船侧舷,击沉敌人。雅典舰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可谓是世界上唯一能熟练应用撞击战术的舰队,据古希腊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在战前,同样拥有强大舰队的科林斯和科西拉人发生过一场海战,但他们在军舰上大量搭载用于接舷战的步兵,以步兵跳上敌船,在船上与敌人肉搏,没有脱离陆战的影响,将海战打成了陆战,从而被雅典人耻笑。通过不断与雅典人战斗,伯罗奔尼撒同盟的舰队逐渐学会了撞击战术,但到雅典人远征西西里岛的时候,他们依然不是雅典人的对手,雅典舰队在西西里岛远征中只是由于被围困于狭小的海湾里,无法发挥其优良的航海技术,而被打败。在战斗中,科林斯人和叙拉古人利用其战船坚固的船头迎头撞击雅典船只的船头,用接舷战的步兵跳上雅典船只,与雅典人肉搏,而雅典船只轻便,船头不如敌人坚固,在小海湾里雅典人惯用的撞击敌船侧舷的战术无法使用,同时有经验的水手又在进攻西西里的战斗中不断伤亡,却无法补充,而被击败。这导致了雅典人最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 由于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击败,从而使其失去了海军,而得胜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缺乏维持一支庞大常备海军的资金和实力,加上波斯人的挑拨离间,希腊人再也没有产生与雅典海军一样强大的海军力量。 在马其顿帝国建立之后,造大军舰成为趋势,宽大笨重的五列浆甚至二十列浆装载上千人的巨舰取代了以撞击战术为主的三列浆快速战舰,有人说这是由于当时军舰上装备了大型弩炮和投石机,而希腊的三列桨快速战舰为了追求机动性,采用狭长的船体,而且牺牲了几乎所有防护,船体很薄,上层桨手的半个身子都暴露在外。弩炮虽然不能直接击沉战舰,但只要打中一个桨手或一支桨,就可以打乱周围十几个桨手的节奏,有效地干扰敌舰运动。为了使用弩炮,战舰需要有一个宽大稳定的平台;为了防御弩炮,必须加厚船体,使用全封闭的甲板和船舷,最后发展到装甲舰 - 套上金属外皮。但我认力古代一艘船上弩炮数量、弩炮精度和威力不会胜过十几个世纪后拿破仑战争中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上大炮的数量、精度和威力,就是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舰炮齐射不一定能击中以其船头向其侧舷冲来的三列浆战船而这些马其顿战舰缺乏风帆设备是以人工划桨来运行的其机动性极差对三列桨战船来说是很容易实行侧舷攻击战术的。而且在军舰装备了大型弩炮和投石机之前,军舰上早就已经搭载了弓箭手,可以在较近距离内击伤敌舰桨手,这才是对桨手的真正威胁,但在当时弓箭手对海战中进行侧舷攻击的三列桨战舰并没有太大影响,而在海战中快速三列浆战舰同样可以削灭巨舰,例如在由马其顿的菲利普五世对帕加马和罗德斯岛的联合舰队的海战中,马其顿舰队的旗舰,一艘巨舰猛烈撞击了一艘轻型快速战舰的侧面,被撞的快速战舰奇迹般地没有断裂,巨舰反而因撞得太深拔不出来,就这样撞角上挂着敌舰难以动弹。对方的两艘快速五列浆战舰抓住机会一左一右撞沉了它,马其顿的舰队司令随舰阵亡。在后来的罗马内战的亚克兴海战中,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屋大维的小型战船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罗巴特拉指挥的大型战舰组成的舰队,克罗巴特拉率领的埃及海军实际上是一个马其顿模式的海军,其先祖托勒密就以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而自豪。而且巨舰造价昂贵,是一种对国力的炫耀。因此宽大笨重的巨舰取代撞击为主的快速战舰的原因是战术的退化。 在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海军与罗马海军交战时总是被击溃,迦太基人使用的战术是用船头是撞敌船的中部或船尾,而罗马人则在船头安装了顶部有大钉的吊桥,在战斗中放下吊桥。用吊桥上的大钉钉在敌船上然后用随船的步兵从吊桥冲上敌船从而占领敌船。我认为迦太基海军是由于战术不佳而被击败的。迦太基海军在希腊衰落后长时间没有对手,加上政府的腐败,其舰队战斗力远不如几个世纪前的雅典海军,罗马军舰搭载了大量步兵,船头安装了顶部有大钉的吊桥,其战舰载重是很高,在灵活性和速度上是远不如迦太基军舰的,而且在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古希腊人已经发明了用于钩住敌人军舰的钩子,相比而言,罗马军舰船头所安装的顶部有大钉的吊桥并不比古希腊军舰上钩住敌人军舰的钩子出色,同时还增加了船的重量,抬高了船的重心,使船易于被大浪打翻,因此并不可怕,同时在与罗马人这种农耕民族海战中失败充分说明了迦太基人的无能,不会变通,叙拉古战船只是用牛皮将船裹住,就使雅典人的钩子钩不住自己的战船,其实迦太其人只要在其战船上沿着战船边缘加上安装一个斜面,使罗马人的吊桥被支起来,这样吊桥就钉不到迦太其船的甲板上上罗马士兵就无法登上迦太其船。如果是雅典海军与罗马海军对阵,在战术上雅典海军不会急于进攻罗马船队,而是与之对峙,找机会冲破罗马船队队型,因为罗马人依靠船头的吊桥,但罗马人航海能力不强,就算使用希腊水手,但船上搭载人员过多,船过重,不灵活,只要不是与罗马人船头相遇,罗马船船头的吊桥就失去作用,罗马船是不难被击沉的,或者包围罗马船队使罗马人不得不形成圆形队型,逐渐压缩它们,待罗马船只由于过于集中而互相冲撞从而破坏了队型时再发起进攻。而迦太基人既使在了解了罗马海军的威力后,其战术还是很呆板,因为迦太基军队是一支名符其实的雇佣军,而且士兵绝大部分是外国人,类似罗马帝国后期的雇佣军,这些人只为挣钱,没有爱国心,只想在战斗中活下来,不想为迦太基人送命,在头一次海战中吃了罗马人的亏的迦太基海军变得过于谨慎,见了罗马人迦太基海军的船长们怕自己的船又被罗马船上的吊桥钉住,自然阵型大乱,反而让罗马人在海战中占据主动,个个击破。 罗马人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但又是一个陆地民族不重视海军,这使得罗马人很难组建起雅典人那样的海军,罗马海军战术也十分呆板,重视接舷肉搏战,对雅典人的撞击战术并不精通,由于罗马帝国建立,罗马人的战术被后人认为是无敌的,而在罗马帝国后很少有国家如雅典人那样重视海军,既使是中世纪的威尼斯那样的海军强国,其战术也是接舷肉搏战为主,其实在军舰上的火炮和风帆得到充分发展前,撞击战术才是最好的海战战术,就像火枪发展成熟前单靠弓箭、火枪的射击是无法对付步、骑兵的冲锋的,只有在后膛装弹并有弹仓的步枪发明后步、骑兵的冲锋战术才不在有效。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西方海军战术僵化了上千年,只到在英国人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海军战术才再次得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