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李世民的河东战役 恩,其实是驳的唐风的一个帖子,乌龟最近在唐风混,看到一个帖子不顺眼,而自己的帖子发出去结果丢失了没保存,我就帮她写了个。结果那边居然注册新人10小时内不能发贴,我还是贴自己这边吧,反正拉拉杂杂打了不少,多少有点价值 ———————————————————————— 原贴 http://www.tanghistory.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8125&page=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话不说,直奔主题。史蠹的这个帖子非但在分析方法上一点都不专业,一大堆个人的胡乱猜测,而且搞错了基本的战略和战场状况,对整个战局的理解更是一塌糊涂。下面我做个正规的分析,大家比较看看,一看便知。 1、双方兵力 首先,要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交战的双方。武德2年闰2月,突厥始毕可汗为了索取李唐的贡币,会同梁师都、刘武周一起南下。其中援助刘武周500骑,命令其翻过苟注山取太原。老李赶快老老实实交钱消灾,但是正好碰到始毕挂掉了换他弟弟处罗继位,所以事情就耽搁了一下,直到处罗大怒之后,大约到3月左右才搞定,突厥收钱退兵。而梁师都和刘武周不愿退兵,继续前进,其中梁师都进展不顺,在三月被灵州长史击退,但是刘武周却势如破竹,于是就有了这场河东战役。 从此可以看出,这次战役本身属于游牧民族及其汉化部分对中原地区的袭扰,属于一次突发事件。而在此之前,李唐的战略重心是东方的王世充,并且已经处在断断续续的交战状态。 为什么要交待这些背景?不理解这些背景就不能了解当时的战略局面,而且不能估计双方的交战实力。 首先,对于李唐来说,整个交战的战局并非局限于河东一处,而是同时存在3个分离而互相联系的战场:河东对刘武周,河南对王世充,西北方对梁师都。梁师都的进展不太顺利,最后在本年9月被段德操彻底击退。而王世充的进攻部队在7月也被重创,罗士信降。从而战场的焦点转移到了河东战区,但是要认识到,这个作战之中李唐的最高指挥仍然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这是因为,在靠近南部一带围攻蒲州、夏县的部队以及负责隔断王-刘联系的行动,都并不是由李世民直接控制的,小李在这次战役的位置更接近现代的“前敌总指挥”。 其次,兵力方面,李唐的战略重心在于东面,在河东没有非常充足的作战准备。而刘武周一开始引突厥兵入寇,兵锋很盛。但是其自身的实力却不是很强。如果不是有突厥做为后盾的话,这个定杨可汗根本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从而他的实力和突厥的变化密切相关,前后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前所述,开始阶段突厥的援兵不过500骑,但是到处罗继位时应该有所增加,大约可能达到1-2万人,但是随后突厥和唐关系回好,加上突利可汗自立并降唐授岚州总管,刘武周军中的突厥部队一定是一个急剧下降的过程,其实力随着时间大幅度被削弱。 而宋金刚南下的自身部队,我看到有2万和3万两个不同的记载。算上一连串胜利后的增加,大约也就3万多人。也就是说,当李世民出现在柏壁的时候,其最少3万人的实力是宋金刚绝对不能忽视的大型部队!而不是史窦原文中说的 实际上,就史窦全文看来,他对中国古代战争规模完全没有概念。似乎在小小河东战场便有数十万部队投入(3万人不足挂齿@@),而且其中骑兵部队还很多(3000骑兵是小部队)。要知道,在后来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的李克用身为沙陀人,其手下的骑兵部队也不过万许,而已经是冠于群雄了。而被突厥当枪使的刘武周手里骑兵部队绝对不会超过一万,而宋金刚3万左右的部队中骑兵更是应该大约5000左右,所以3000骑兵出击已经是主力出动了。 2、战场态势 讨论完兵力,我们来看看战场态势。讨论一场战役,首先要看地图,而且是地形图。下面两个是山西地形图,一个小一个大,小的可以看起来比较清楚一目了然,大的可以供有兴趣的同志做详细研究 http://www.75111.com/bbs/attachment/75_318.jpg http://www.weathercn.com/bbs/photoshow/2006313_945917113.jpg 这个是整个战役的形势图 http://bbs.warstudy.com/temp/ashbey/hedong.jpg 恩,应该还要结合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这个网上现在有电子版,但是这个没有地形图,估计也是很多人喜欢胡乱划线的原因吧) 从3个地图中可以看出这么几点 a、古代战争主要在平原地区展开,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一方面山地基本当时未开发,另一方面山地也不利于兵力的展开和大部队的补给和组织。宋金刚和吕崇茂、王行本控制的区域也正好是群山包围中的一块谷地。而李世民则是依托吕梁山脉设营,侧翼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易守难攻。又位于浍水中游(今猴儿川),可以从关中沿黄河再入浍水直接水运补给。 补充下,不看地形图拿着历史地图随便划线的人总是很多,上次就有人说关羽是要撤回宜宾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史蠹也是一样(他画的的是梯形^^) 关羽的帖子见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6&ID=3563 b、现在来看看双方的兵力状态,宋金刚和吕崇茂、王行本兵力之间缺少良好的联系。,整个河东大体上依然处于唐军的控制之下。宋军只是依靠暂时的军事力量和叛军+隋军)占据了部分据点。如果从内线和外线的观点看,唐军居于外线,而宋军居于内线,而且唐军的实力要在宋军之上(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史窦对整个战局的判断完全偏离的方向,而他强调的补给、伏击什么的都只有次要的价值)。而且由于宋军的部队之前缺乏联系,也没有统一指挥,加上李世民以重兵屯于柏壁,宋军根本没有任何内线优势可言,而是处处可以被攻击。(形象点说,李世民现在就如一只竖起上身的眼镜蛇,可择人而食,而宋金刚的两次轻率行动都被他捕个正着,予以重创) 这里要说一下李世民出柏壁的高明之处,就整体形势,唐军居于外线,但就柏壁而言,处于过度伸展的宋军的侧翼位子,通过这一大胆机动,唐军可以同时威胁宋军的3个实力中心,从而剥夺了宋军在内线实施机动的所有可能。在李世民到达柏壁之后,吕崇茂、王行本对于宋金刚不再是一笔资产而是严重的负债,极大的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 这里再攻击一下史蠹的论点,河东战役对于唐军来说,是完全和官渡不同的形势。小李并非是象曹操一样在被动的形势中苦苦支撑最后夺取主动权,而是通过大胆的战略机动一次性奠定了胜利的局面。如果和三国时期相比的话,这一战役倒是类似关羽覆灭的那一仗。宋也是通过对水源的操纵(断水迫使裴寂移营而突袭),加上敌军的叛离和游离势力的响应(这个在关羽那里是中原的盗匪),几乎迫使敌人采取被动和消极的战略撤退,但是实际上自身的实力和“威震华夏”的气势完全不能匹配,只要敌人采取主动的战略,则失败是已经注定了,而如果对方采取了正确的战略,那么过度延伸过了战争的顶点的(叫克劳塞维茨的人对这个概念应该熟悉才对),那么就将面临全面的败亡。关羽那次,曹军正确的战略是让东吴摸关羽的后路,那么在河东,李世民又是怎么决策的呢? 3、策略选择 说完战场形势,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唐军处于绝对主动的态势,而失去突厥支持的刘武周兵力过度延伸,极端的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能够采取怎么样的策略呢。我学习中国古风,分上中下三策列举如下: 首先说宋军: 上策是放弃吕崇茂、王行本,马上回收到晋州-霍邑一线,利用唐军后方不靖的有利条件,稳固对山西北部的控制。这样至少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均衡的局面。 中策是,通过主力的战略佯动牵制住李世民的部队,迅速接应吕崇茂、王行本,在绛州-浍州一带形成稳定的战线。宋金刚岂是就是采取的这种做法,不过他过于消极而且敌人过于强悍,最后被钉死在一个不能战也不能守的位置,通过一系列轻率的行动损失掉自己的冲量、兵力、组织度和士气,最后溃退而在追击中一败涂地,甚至连并州根据地都丢了。 下策就是趁唐军立足未稳,三个方向对柏壁发动向心突击(但是没有统一的指挥体系),或者强攻绛州,争取在李世民干预之前拿下,从而保证相对稳定的前线(在唐重兵集团的威胁下贸然展开攻城战,风险太大了) 针对宋军的策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李世民并不急于出击了,原因并非通常所认为的宋军实力居于优势,而是野心勃勃或者说眼光远大的小李同志想要的是完全的胜利而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成果。要防止宋金刚军的回缩,必须牢牢的将其拖住,使其在这个不利的局面下持续损失实力。最后在后方相对安定的情况下,通过强有力的追击,平定整个刘武周势力。 上策就是上面说的了,也就是小李同志所采取的,而且完美的完成了。小李同志这一战中的猛烈追击,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行动,也是中国战史上的一个亮点。 中策就是立即攻击宋金刚,迫使其后退,在柏壁-绛州-浍州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彻底切断了吕崇茂、王行本和宋金刚的联系。然后稳定后方后和刘武周在晋州一带决战。这里要注意,过早的对宋军下手,是不可能取得历史上那样辉煌的战绩的,一方面,宋军的士气和组织还没有消耗,还有战斗力,胜负只能说到战场上决定,大概4-6开的样子。另一方面是骑兵部队没有损失,而骑兵部队对于追击战是至关重要的,宋军如果还有强大的骑兵部队,那么可以在溃散后撤离战场重整,然后回头来破坏小李的猛烈追击,而 下策就是先协同南线部队,拿下吕崇茂、王行本,从而畅通了后方和前线的联系,然后步步为营,沿谷地向前推进。 这里,还要提一下史蠹所忽略了的唐军行动。武德3年2月刘武周分兵攻打潞州(今长治)被破,2月20,唐军攻夏县,3月初2,刘武周再攻浩州,被破,反被下石州,而刘武周的黄子英督运粮道,也被唐军张德政击斩。这些虽然是次要战场,但是每次刘军的损失都在数千的规模,这种不断的流血虚弱对战略局面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李的两次截击,而这些行动,应该是由李渊直接节制的。(恩,说说小李的两次截击为什么只用较少的兵力,无非两点,突然性和山地的限制,在吕梁山脉中出动大型部队是难以保持机动性和突然性的) 台湾三军大学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煌煌18卷,是权威性著作,本文不少内容都是转引其中,再引一段对于李渊这两次计划外战争(河东+窦建德)中作用的评价: “唐在两次不预期之大战中,固然由于秦王李世民之善用兵所获胜,尤以唐高祖李渊战争指导方略极具弹性为重要之因素”。(嗯,这一段是昨天看见老婆的丢失帖子中似乎以强调李渊作用为主题,所以这里额外强调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0:18: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