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历史上的战斗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战史资料] → 关于郑和的宝船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40333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关于郑和的宝船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关于郑和的宝船
一时心血来潮,上网搜了下,居然看到武汉理工交通学院的席砖家号称宝船能到2万吨……彭德清的《中国航海史》也称宝船满载排水量约22848吨,当然,按史书记载有人还估算到了4万吨,然后还有诸多古怪的数字,从7500吨到3100吨,不一而足……

席龙飞的论文见:
http://economy.guoxue.com/print.php/6282

我晕……你要说文科生不识数就罢了,但是居然席龙飞还是造船专业背景,居然还一本正经的全面采信历史数据,仅仅因为它们彼此是一致的
然后还有来自《光明日报》的道听途说……被网友指出错误

————————————————————————

『煮酒论史』 [国学探微]席龙飞教授一则论据辨伪 


 作者:神父卡茨 提交日期:2006-1-26 11:30:00 访问:161 回复:1 

席教授在“试论郑和宝船”一文中提出了如下的证据:
  http://economy.guoxue.com/print.php/6282
  ++++++++++++++++
  * 据合众国际杜开罗(1983年)6月26日电,开罗报纸六月二十七日晨版报道了在亚历山大港近海确定了沉没近二百年的拿破仑舰队旗舰“东方号”残骸的位置,报道说该旗舰全长一百六十四米。据文献[3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正是木船向大型发展和船体局部开始使用铁的时期。1839年英人华生(watson)发明铁木混合造船法,1851年jordan建成总吨为787的‘'tubal c山n”号,这是第一艘铁木混合结构船。拿破仑的旗舰“东方号”既沉于1798年,可知既非铁甲舰,也非铁木混合结构军舰.当为全长一百六十四米的木帆船。光明日报驻开罗记者符福渊1983年7月20日在该报发表<寻找拿破仑舰队沉船》的报导,说“东方号”长一百五十米,装有一百二十门大炮。
  
  ++++++++++++++
  
  以此论证百多米的纯木船之可行。
  
  不过显然把光明日报的记者同志道听途说的东东当成宝物显然太过唐突。特地查询到了了两则相反的论调:
  
  
  http://www.abc.se/~m10354/uwa/wrekmed2.htm
  
  l'orient. built in 1791, 63 m long. french 120 gun warship that exploded and sank at the battle of aboukir in 1798 off alexandria, egypt. the scattered remains were discovered by jacques dumas in 1983 and investigated 1996-98. the 14 m long rudder braced in bronze has been recovered. illustration by axel nelson. ref b. m. encyclopaedia of underwater and maritime archaeology. 
  
  http://www.gmw.cn/01wzb/1999-07/11/gb/1661%5ewz2-1111.htm
  “东方号”是拿破仑11艘被击沉的法国舰队的战舰之一,配备
  120门舰炮。这次海战发生于1798年8月1日,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率领
  英国舰队,在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东面的阿布基尔岛附近海域,一举
  击溃了法国拿破仑舰队,粉碎了拿破仑在东方建立帝国的梦想。拿破
  仑为准备入侵埃及所建立的舰队也因此受重创。
  在舰队的残骸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刀、叉及玻璃杯等大批
  的文物。“东方号”船身全长为65米,沉没于距埃及亚历山大港约
  25公里的海底。200年来,有关“东方号”沉没的地点一直是个谜。一名已故的法国考古学家于1983年首先发现了“东方号”残骸。
  
  ++++++++++++
  
  一则说长度63米,一则说65米,均与光明日报的说法相去甚远。
  
  爱因斯坦说,科学家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大意),看来历史研究也是如此。

      教授很大方的把吃水深度定为8-10米,不知道到时候如何出海:直到2001年经过大力疏浚之后,长江主航道的深度也只有8.5米。之前只能保证6米。

————————————————————————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8-18 22:02:05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然后仔细找了找,找到一段05年的会议综述

第三、郑和宝船研究提出新的观点 

宝船研究,一直是郑和研究中探讨的重要问题.最早研究郑和的论著就曾涉及宝船问题,自40年代开始,有学者如郑鹤声、张礼千、管劲丞等进行专门研究.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日益热烈,主要围绕船型、尺度、吨位、桅杆、载人数量以及造船技术等问题展开.到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不断研究的学者在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新的研究成果.首先是1999年金秋鹏研究员新发现了刻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上说天妃救苦灵应经》(即《天妃经》)卷首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图像.该图是随郑和下西洋的僧人胜慧临终时口述,由其弟子描绘的,当时正值郑和下西洋期间,所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学者从图上的船型看出船首和船尾上翘,属尖底福船;船没有出梢,与李约瑟认定的郑和宝船为1/3船长的出梢的北直隶沙船相悖;船上有6桅,与史料中记载的9桅不同.(4)其次是经过对记载宝船史料重新考证,取得新的结论.经过一些学者的多年研究,统计、比较、考证了记载郑和宝船的文献,认为在近20种明清时期的版本记载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的结论,最早源于明万历25年(1597年)的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而此数据是“杜撰”的,宝船尺度和排水量应是《南京静海寺残碑》和祝允明《前闻记》所载2000料、1500料、大八橹和二八橹海船,经过一些学者研究,认为2000料船总长不过60米,宽15米多,排水量约1500吨.这是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宝船”,与以往认为的宝船长超过100多米,宽50多米,排水量达20000吨级观点不同.(5)杨槱也研究认为“郑和远航用的船舶的尺度不大于12丈长,3-4桅,可载200-300吨货物和200余人.” (6)第三,有学者根据以往有关郑和下西洋所用船舶尺度的历史考证中的种种矛盾,结合目前各类已复原的郑和宝船模型及帆装的缺陷,从中外造船发展历史中技术水平比较,对木结构船体的尺度上限、中外多桅帆装的特色、中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曾出现过的大型海船和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舵杆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分析,在船的尺度、排水量、结构、桅数等都取得新的研究成果.(7)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天妃经》发现迄今,发表有关宝船研究的文章有20多篇,《船史研究》出版了专刊.虽然有关宝船的尺度、船型的争鸣还在继续,有仍坚持原文献记载和研究观点的,但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成果在近年的郑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世纪初郑和研究领域一个热点. 

相关参考文献:

⑷辛元欧《关于郑和宝船尺度的技术分析》,《船史研究》(郑和下西洋专刊)2002年总第17期;金秋鹏《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图象资料——〈天妃经〉卷首插图》,《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第21卷,2000年,第一期,第62-63页. 

⑸唐志拔《郑和宝船尺度之我见》,《船史研究》(郑和下西洋专刊)2002年总第17期. 

⑹杨槱《现实地和科学地探讨“郑和宝船”》,《船史研究》(郑和下西洋专刊)2002年总第17期,第44页. 

⑺辛元欧《关于郑和宝船尺度的技术分析》,《船史研究》(郑和下西洋专刊)2002年总第17期,第1页. 



————————————————
个人比较支持《船史研究》方面的论点,2000料船对应1500吨,大体还算合理,约为西方同期水平主力战舰的一倍左右,而且中国史上大型主流商船在200-300料左右,也符合同期正常水平。回头有空吧上述几篇文章找过来贴在后面……
看了下席龙飞的参考文献,似乎没有超过1982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8 22:56:28编辑过]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8-18 22:07:44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先贴一篇张箭的,从木帆船的常识和舰队总吨位规模出发进行质疑的

A Study on the Actual Tonnage of ZHENG He’s Treasure-ships
張箭 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03,48~53,64頁

【內容提要】

      鄭和下西洋的大寶船據歷史文獻記載合今長123米,寬50米。按木帆船的結構規律和造船法式,(型、艙)深應有25米。這樣,據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它的滿載排水量高達4萬多噸。下西洋的大船隊共有208艘船,分超大型、大型、較大型、中型、小型五類。所以,總噸位多達200萬噸。這就有不少問題:這 大這 多的巨舶,以當時中國的科技水準和綜合國力造不出來;要完成下西洋的各項任務達到下西洋的各種目的也不需要這 大的巨船;古今中外也沒有過那 大的木帆船,因為用木材造不出萬噸級的船,那 大的船也不適合用風帆作推進裝置。總之,當我們把研究思路從傳統的尺寸轉換為相應的噸位,問題就清楚多了。

The big treasure-ships of ZHENG He’s expedition to the Western Ocean are 123 meters long and 50 meters wide in terms of today’s measur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ata record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Its depth of cabin should be 25 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of a ship and the rule of ship-building.Thus,its iull displacement could reach more than 40,000 tons according to Archimedes’law of buoyancy.The great fleet of expedition to the Western Ocean had 208 ships in all,including super giant,giant,large-sized,middle-sized and small ones.Thus,its overall tonnage could reach 2 million tons.Problems arise here.Such big and so many giant ships couldn’t be built out with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science & technology and aggregate national strength of China at that time;It was not necessary for such big ships to finish various tasks and to reach various aims of the expedition to the Western Ocean;Nor are there any such big sailing ship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lands because ships above 10,000 tons can’t be built out with timber and the sail isn’t suitable to be used as propellant device for such great ships.In short,the question is much clearer when we shift our focus from the ships’demensions to the ships’relevant tonnage.

  論及鄭和寶船的大小,歷來都據史籍記載說它們有多長多寬,而幾乎從不說它有多少噸。文獻肯定派和科技否定派皆如此。但眾所周知,以船的尺寸說船的大小是古代的表示法,以船的噸位來說船的大小才是現代的表示法,才能清晰地、準確地、完整地、動態地、科學地表明船舶的大小。且噸位與尺寸有一定的正相關關係,有一定量的噸位,必有一定量的尺寸,有一定量的尺寸也必有一定量的噸位,這是由數學力學原理決定的。本文擬實事求是地探討鄭和寶船的噸位,並與一些傳統的說法商榷。

一、鄭和大寶船的單船噸位

  由於(中國)古人還沒有噸位的概念,有關史籍只記載了寶船的尺寸,所以第一步的工作是要補充完善調整寶船的尺寸。《明史?鄭和傳》說:“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注:《明史》卷304《宦官?鄭和傳》,中華書局標點本。《國榷》卷13永樂三年條(中華書局斷句本第l卷)、明鈔說集本《瀛涯勝覽》卷首等書則說寶船六十三艘,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後者見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前集?占城國》,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頁。)上述數字均被文獻派學者認可肯定並從各個角度論證過。現在首先將市制長度換算為公制長度。1丈=3米,則寶船長132米,寬54米。但因明尺比今尺稍小,故還得把古制長度換算為今制長度。據《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附錄五《中國歷代度量衡演變表》[1],明代一尺合今31.8釐米。而今尺為33.333釐米。這裏的明尺指營造尺,明朱載堉《律學新說》所繪木工曲尺即營造尺。又據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中的《中國歷代法定尺之長度標準變遷圖》[2],1明尺合今0.933市尺。這就是說,明代一個單位的長度只相當於今天同樣一個單位長度的0.933。這樣,132米×0.933=123.156米,54米×0.933=50.382米。於是,據文獻記載可知鄭和寶船的最大長度為123米,寬度約為50.3米。

  文獻無載寶船的型深(或曰船高,或曰船深,或曰艙深),即船舶中部主甲板到船底龍骨的深度。我們只好據古今中外木帆船的一般規律和造船“法式”設想推測計算,即按有一定量的船長船寬就有一定量的船深。船特別是木帆船的型深為船寬的2/3到1/2之間。我們就設船深為船寬的一半。不可能再淺了:第一,再淺就像筏子或筏船,而不像船了。那樣的話其航向穩定性會很差,難以在風力驅動下正常航行。第二,大型遠洋船都要求做得較深較寬,以求在同等載重量的情況下,減小船體表面面積,省料省工,提高強度[3]。第三,鄭和寶船是用於遠洋航行的,不比在運河和近海航行的漕船及內河船,不要求艙淺吃水淺,也不會那樣。第四,從適於航行、便於建造,提高強度,擴大載重、增多艙容等因素綜合考慮,與其造得再淺一些還不如造得短一些、窄一些。第五,再淺也與所說的“體勢巍然,巨無與敵”,“船型制圓短”不合。第六,傳統的木質海船其艙深不會小於船寬的一半。例如,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出使高麗的船,“其長十餘丈,深三丈,闊二丈五尺。”(注:《宜和奉使高麗圖經》卷34《客舟》,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泉州南宋末年的沉船殘船經復原後,其型深約為船寬的3/5[4]。明中葉陳侃於1534年出使琉球的船:“長一十五丈,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5]。明末杜三策於1633年出使琉球的船:長20丈,寬6丈,艙深5丈。清初海寶於1683年出使琉球的船:長10丈,寬2丈8尺,艙深1丈5尺[6]。清中葉徐葆光記載當時出訪琉球的“封舟”,一號船“長十丈,寬二文八尺,深一丈五尺。”(注:(清)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十帙(三)。)有學者甚至認為,寶船的型深當為船寬的83%(注:韓振華認為,當寶船寬為10丈時,其船腹高度(簡稱船高、即型深)應為8.3丈,其餘類推。按此計算法式,當寶船寬為18丈時,則型深有15(14.93)丈,合今41.8米。見韓振華:《論鄭和下西洋船的尺度》(上),載《中國水運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56頁。)。所以型深是問題的關鍵之一,這樣,寶船的型深為50.382米×1/2=25.16米。在計算型深時不考慮主甲板以上的建築(造船術語亦稱上層建築),即船樓。船樓在古代的遊船和今天的客輪和軍艦上都很明顯。鄭和大寶船的上層建築據其長寬深大概也有十幾米高。所以,大寶船的總容積或總體積約為50米×25米×123米=153,750立方米。

  根據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漂浮或浸入水中的物體(但不下沉)的重量,等於它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水的比重為1(1g/cm3),海水的比重為1.025(因含鹽),可忽略不計鹽分,仍為1。所以,當把這 大的船裝滿重物,讓它平穩地緩慢地沉入水中(但不沉底);或者說,當把這 大的物體製成潛水艇,或潛水艇的體積有那 大,那 它的水下總排水量約為15.4萬噸。鄭和寶船當然不可能是長方體的或四棱長方柱體的,其水下總排水量也顯然遠沒有15.4萬噸。

  現在就切入了排水量,噸位。船舶的噸位就指其排水量。簡言之,船舶在水面以下的體積乘以水的比重就等於船舶的排水量/噸位。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有兩條,一是空船排水量,二是滿載排水量。前者指空船的重量,包括船舶本身和一應俱全的航行設備,駕船者等,但不包括壓載(艙)物、配置的武器裝備、淡水(現代船舶還不包括燃料)。後者指空船排水量加上壓載(艙)物、配置的武器裝備、載運的貨物、人員、淡水(現代還包括燃料)等,直到最大限度為止[7]。其次還有有載排水量和多載排水量兩條。前者指載了一些貨物人員;後者指扔掉壓載物或壓艙物(一般是石頭、沙土),騰出載重量和艙容,多載了一些人和物,達到滿載排水量的吃水線。

  按常規,船舶最大載重時,吃水可達型深(船深)或船幫的3/4,幹舷為l/4。這樣,鄭和寶船的滿載排水量就應為15.4萬噸減去15.4萬噸的1/4即3.8萬噸,那 可達11.6萬噸。空載時(不含壓載物)船的吃水為型深的1/3(注:現代輪船空載時吃水約為型深的2/5。木帆船比起鋼鐵輪船自重輕得多,又無沉重的輪機設備,故吃水可定為型深的1/3。),故大寶船的空載排水量約為5.1萬噸。鄭和寶船顯然沒那 大,所以必須做許多修正縮減。

  根據明代《鄭和航海圖》上的插圖和明代《天妃經》(注:《天妃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刊於永樂十八年。全文載《正統道藏》第19冊《洞神部?本文類》,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影印本。附有卷首插圖的明鈔本藏北京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善本書室。經文云:“有諸眾生,或以興商買賣,采寶求珍。出使遐荒,交通異域。外邦進貢,上國頒恩。……舟船往復,風水不便,潮勢洶湧,驚濤倉猝。或風雷震擊,雨雹滂沱。其諸鬼神乘此陰陽變化,翻覆舟船,損人性命……天尊道前而說誓言:一者救舟船,達於彼岸;二者誓護客商,咸令安樂;……”轉誦是經一遍,乃至百遍千遍,即得……行商坐賈,采寶求珍,海途平安,無諸驚恐;……”以上內容直接間接反映了鄭和下西洋的事情。)卷首上的插圖(注:插圖由沈建峰描摹復原。採自鄭明:《鄭和科學航海與古船文明》,2002年南京鄭和研討會交流論文。),結合現存的清代石舫形制,包括本人實地考察過的北京頤和園昆明湖上的石舫,北京大學未名湖上的石舫,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注:又是明漢王府 ,清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天王府,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所在地。)園內的清乾隆時石舫,並參考現在還在使用的各種帆船,在博物館中陳列的各種出土古船,我們可大致推測出鄭和寶船的形制,並在此基礎上削減其噸位。

  第一步縮減:船舶一般是上寬下窄。這樣滿載排水量就應是11.6萬噸減去11.6萬噸的1/5即2.3萬噸,還有9.3萬噸。

  第二步削減:船舶主甲板表面也不會是標準的長方形,一般會兩頭窄一些。這樣就應減去9.3萬噸的l/7約1.3萬噸,還剩8萬噸。

  第三步削減:船的側面或船的縱剖面的兩頭也不會是方的,而一般應是上略長下略短,斜的。這樣就應減去8萬噸的1/5約1.6萬噸,還剩6.4萬噸。

  第四步縮減:船舷也可能不是水準的(從側面看),有一些弧度。或者換句話說,船深(型深)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船前船中船後各部分有一點變化。於是可以再減去6.4萬噸的1/7約0.9萬噸,還剩5.5萬噸。

  這樣,鄭和大寶船的滿載排水量可達5.5萬噸。木帆船的空載排水量一般為滿載排水量的2/5(不含壓載(艙)物)。所以鄭和寶船的空載排水量也達2.2萬噸,最大載重量可達3.3萬噸(含壓載(艙)物)。有學者認為,大木帆船的排水量與載重量之比應為8:5,(最大)載重量應為(滿載)排水量的62.5%[8]。用這個法式算出的載重量為3.4萬噸,與我推算的載重量基本吻合。

  我的放樣、下線、設計、量算、推測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粗疏的地方。就算有20%的誤差,且都是算大了。即使那樣,按史籍記載的寶船尺度,鄭和寶船的噸位至少也得有:滿載排水量約4.4萬噸,空載排水量約1.8萬噸(不含壓載物),最大載重量約2.6萬噸(含壓載物)。

  由以上的論述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總結大帆船的一個結構規律和造船法式。從船體來看,寶船滿載吃水線以下的體積為5.5萬立方米。倘再加上前面最先減去的從滿載吃水線到主甲板的3萬立方米(注:前面最先減去了3.8萬立方米的長方體體積,扣除從第一步至第四步的削減(即上寬下窄,兩頭窄,斜的,弧度),則最終滿載吃水線以上減去了約3萬立方米的體積。),則主甲板以下的總體積為8.5萬立方米。這樣,寶船滿載時的水下部分其體積約為(從主甲板起)主甲板以下的總體積的55%。若滿載排水量的下限定為4.4萬噸,則寶船滿載時其水下總體積約為主甲板以下的總體積的28.57%。由此可知,木帆船滿載時,其吃水線以下的體積應為相當於該船長、寬(皆主甲板)、深─高(型深、船腹高度)的長方體體積的30~55%;或者說,木帆船的滿載排水量應為相當於該船長寬高的長方體其水下排水量的30~55%。

二、鄭和船隊的總噸位

  據《瀛涯勝覽》卷首、《三寶徵彝集》卷首、《客座贅語》卷一等書記載,鄭和下西洋“通計官校、旗手、勇士、士民、買辦、書手共二萬七千八百七十餘員名。寶船共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船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注:(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寶船廠》,《傳世藏書?子庫?文史筆記》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2冊。)。大寶船、中寶船各有多少闕載,只好按概率說它們各占一半,各有31艘。鄭和首次下西洋是用船最多的遠航之一。史稱“太宗文皇帝命太監鄭和等統領官兵二萬七千有奇,海船二百(零)八艘,賞賜東南諸番,以通西洋……”(注:《嘉靖太倉州志》卷10《雜誌》篇,天一閣明代方志選續編第20冊,上海書店影印本。按,不計船上搭載的小艇,明嘉靖陳侃使琉球的船小得多,也搭載有小艇(小舟華舡)兩隻。鞏珍《西洋番國志?暹羅國》也載:“中國寶舡到,亦遣小舡到上水買賣”。中華書局向達校注本。)《崇明縣志》也說:“明永樂三年,太監鄭和下西洋,海船二百(零)八艘集崇明。”(注:(明)張蔚千編、清康熙雍正年重修:《崇明縣志》卷18《雜記》篇。全套30冊,刻本線裝,出版社、地,時不詳。)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成祖又“命都指揮汪浩改、造海船二百四十九艘,備使西洋諸國。”(注:《明大宗實錄》卷71,永樂五年九月乙卯條,臺灣史語所影印本第7冊,1970年版。)可知鄭和七下西洋多次都達到了兩百餘艘船的規模,我們就以首次為例。首下西洋的208艘船中有“巨舶百餘艘”(注:《天妃之神靈應記》,鄭鶴聲、鄭一鈞:《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上冊,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版,第42頁。鞏珍也說“乘駕寶舟百艘”(《西洋番國志?自序》)。)。這樣,除了大寶船、中寶船六十二三艘外,還應有巨舶四十餘艘。據明代羅懋登描寫,鄭和船隊中第三大的船為糧船,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大的船為座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羅懋登提到的最後一種船為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注:《三寶太監西洋記》卷之三第十五回,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假設糧船座船也算得上“巨舶”,則至少有40艘,才能夠《天妃之神靈應記》所說的“巨舶百餘艘”之數。糧船座船我們也設它們各有20艘。剩下的戰船則也應有上百艘。下西洋的總人數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我這裏又考出了首下西洋的總船數,這樣,鄭和下西洋船隊的總噸位(滿載排水量)多達約200萬噸。

三、受制於當時中國的生產力水準和綜合國力

  第一,以15世紀初中國的物力人力生產力水準,在短時間內(約兩三年內)造出幾萬噸的巨船30餘艘,1萬多噸的大船30餘艘,幾千噸的中船百多艘,總噸位達兩百萬噸的超級大船隊,似是不可能。正如羅懋登所說:“這個船數又多,製作又細,費用又大,須是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來,方才夠用。”(注:《三寶太監西洋記》卷之三第十五回。羅懋登在同書卷之四第十六回再次強調:“這個寶船事非小可,須則戶部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就算封建王朝的專制君主可以不顧國計民生強征濫調工匠、木材、銀兩、各種物資,但造船特別是造大船是技術性很強、工藝很複雜的精細活.不比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挖大運河,埃及法老築金字塔,它不是地上的靜止物體,而是水上的運動物體,不是一般人幹得了的。就算能徵調天下的錢糧工匠物資,也不能在短時間內造出那 多寶船巨舶來。當時的中國(或曰明朝治下的臣民)只有幾千萬人,生產力水準還處於手工工業、畜耕農業階段。人類還沒有進入機器工業時代。在動力方面人們只能利用人力畜力和有限地利用風力水力這些自然力,還沒有實現能量的轉換和升級,還沒有第一代的人造大力士──蒸汽機。沒有蒸汽機便不能製造許多必需的大型設備、裝具、器件。

  第二,以明朝的財力,短期內造不出那 龐大的船隊。我們可以算算造這 大這 多的船大概需要多少錢。據明中葉陳侃所記:“造船之制,訪於耆民得之。大小廣狹惟其制,價計二千五百兩有奇。”(注:《使琉球錄?使事紀略》。)而陳侃高澄使琉球的船,僅長十五丈,寬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滿載排水量不過一千多噸。囿於造船成本和費用如此不貲,陳侃等也只得調整計畫壓縮開支。“予等初欲各具一艘(指正使陳侃、副使高澄各領一艘),見其費之廣也,而遂不敢無益於國,而侈其費財之蠹。”(注:《使琉球錄?使事紀略》。)於是只訂購建造了一艘,兩人及隨行人員共乘。建造一艘一千多噸的木帆船都得花二千五百多兩銀子,每噸約需二兩銀子。按此尺寸/銀兩比或噸位/價格比,建造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深九丈、滿載排水量達四萬多噸的大寶船,則每艘約需九萬兩銀子。羅懋登也提及,僅建造其中四艘大寶船,“……便用了無萬的黃金”(注:《三寶太監西洋記》卷之四第十六回。)。由此可知,建造200萬噸的龐大船隊,則需400萬兩銀子。就算造得多訂購量大可省一些,也得花約300萬兩銀子(設省1/4)。加上出航的二萬七千多人的薪俸、給養,隨船帶出去用於賞賜、貿易交換的貨物,首次遠航不花400萬兩銀子下不來。而明時朝廷一年的各種收入折成銀才三四百萬兩上下。例如,“正統時(1436~1449年),天下歲征入數二百四十三萬兩,出數共一百餘萬兩。”(注:(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國用考?一》。)按王圻此處所記為太倉銀庫出入數。張居正財稅改革推行一條鞭法後,財政收入簡單好算,萬曆十年(1582年),歲入白銀367萬餘兩,歲支422萬餘兩,超支54萬餘兩(注:談遷《國榷》卷七十二,萬曆十一年十二月,中華書局斷句本。)。這裏面還有從明初到明後期經濟和生產力緩慢增長的份額。所以,以明代的財力物力是造不了那 大那 多的寶船的。還有,如果那樣,鄭和七下西洋,總耗資當在一千萬兩銀之上。因為要不斷修補受損的船,新造補充沉沒毀壞的船,招待賞賜隨船來朝貢的外國使節等。那樣的話,憲宗成化年間劉大夏的詬病便不會是“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注:(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八《瑣里?古里傳》,中華書局點校本。);而應是費錢糧數百萬乃至上千萬。

  第三,以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技術力量、科學水準能造出那 大那 多的木帆船嗎,也不能。15世紀初的中國乃至世界,其科學水準總體來說還非常低。當然,科學和技術有聯繫也有區別,但技術水準總體上說也非常低。特別是因為造海上流動的船不比在陸上築靜止的金字塔、長城、大運河。以古代很低的科學技術水準要造出那 大那 多的遠洋巨舶,簡直匪夷所思。

四、要達到目的,無需龐大的艦船隊

  明成祖派鄭和率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是為了和平外交,睦鄰友好,追捕政敵,掃蕩海盜,互通有無,獲取奇珍,揚我國威,威懾夷蠻,等等。既然如此,有沒有必要造那 大的船,似乎沒有。把船造小但數量多仍構成龐大的艦船隊,仍完全能達到上述各種目的。

  我們再比較一下地理大發現前一階段西方三大遠洋航行的情況便更加明瞭。1492年哥倫布首航美洲,共3艘船,約90人。最大的船聖瑪麗亞號200噸(滿載排水量,下同),總噸位400噸(注:cf.S.E.Morrison:Admiral of the Ocean Sea,a life of Columbus.New York,Time Inc.,1962,PP.106-116.),平均4.4噸/人;1498年達?伽馬首航印度,共四艘船,約170人。最大的船為無名號的供應船,約300噸,總噸位約1000噸(注:cf.J.E.Gillespie.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covery,1400-1800[M].New York:1933,20.),平均5.9噸/人;1519~1522年麥哲倫環球航行,共五艘船,約270人。最大的船聖安東尼奧號200噸,總噸位850噸(注:cf.Boies Penrose:Travel and Discovery in the Renaissance,1420-1620,New York,1975,P.195。以上外國文獻中的噸位均只說明是載重量,本文已化改為滿載排水量。),平均3.1噸/人。而1405年鄭和首次下西洋,共208艘船,27800人,最大的船4.4萬噸,總噸位約200萬噸,平均72噸/人。同樣是木帆船,同樣是中世紀晚期的15~16世紀,同樣是洲際遠洋航行,同樣要帶足給養、淡水(注:鄭和下西洋一般是帶足一年的食物淡水(參鄭一鈞:《論鄭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105頁);哥倫布首航是帶足一年的食物淡水(參李隆慶:《哥倫布全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頁);達?伽馬首航和麥哲倫環航分別是帶足三年和兩年的給養(參張箭:《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97頁,245頁)。),用於交換的貨物,配備各種武器裝備彈藥(當時均已是冷熱兵器混用);同樣要帶回外國他洲的貨物、珍寶、土人、使者、朝貢使團和擒住的罪犯。可西方才4~5噸/人,下西洋72噸/人,下西洋的噸人比較之西方的大15倍多(相當於16倍多)(參見表1)。

表1 四大航行噸/人比、人/船比 比較表

--------------------------------------------------------------------------------
歷次重大遠航    單船最大噸位  船數    船隊總噸位   船隊總人數      噸/人比    人/船比        年代
鄭和下西洋           4.4萬噸   208       200萬噸      27800人      72噸/人   133人/船    15世紀初
哥倫布首航美洲         200噸     3         400噸         90人     4.4噸/人    30人/船    15世紀末
伽馬首航印度           300噸     4        1000噸        170人     5.9噸/人  42.5人/船    15世紀末
麥哲倫環球航行         200噸     5         850噸        270人     3.1噸/人    54人/船    16世紀初
X倍於西方              146倍  42倍        2000倍        102倍      15-16倍      3-5倍  早近一世紀

--------------------------------------------------------------------------------

  從上面的列表比較中可以看出:第一,中國船隊的總人數只是西方三船隊中最大船隊的100倍,但中國船隊的總噸位卻是西方最大船隊的2000倍,這兩個倍數懸殊太大,太不吻合。第二,中國下西洋船隊的人船比只是西方三大遠航船隊人船比比值的3~5倍,但噸人比卻是西方的15~16倍。兩比值的懸殊也太大,太不吻合.由此也可看出鄭和寶船的噸位遠沒有史籍所說的那 大。

  還有,下西洋最多的一次共208艘船,27,800人,平均每船隻載133人。所以,要完成朝廷委派的任務,達到下西洋的各種目的,只需建造平均噸位670噸,總噸位14萬噸的船隊就夠了。明嘉靖年(1534年)陳侃使琉球(今沖繩)。同樣是遠洋航行,同樣要帶足淡水、給養、各種貨物、武器裝備彈藥,“凡可以資戎事者,靡不周具”。(注:(明)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且“從行人幾(乎)四百”(注:(明)郭世霖《使琉球錄》語。這近四百人包括“駕舟民艄用一百四十人有奇(設為143人),護送軍用一百人,通事、引禮、醫生、識字、各色匠投亦一百餘人(也設為143人),官三員……”(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合計389人。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又曰:“舊時用四百餘人,今革其十分之一,從約也”。設原為430人,今減去43人,為387人。兩數吻合。),但其乘船不過長十五丈,寬二丈六尺,深一文三尺。

  就算中國船隊儲備的運載力多得多,船員的船上生活優裕得多,那總噸位28萬噸,平均10噸/人,也就綽綽有餘,非常富裕了。那樣的話,最大的船也不過四千噸(31艘),較大的船兩千噸(31艘),中等的千把噸(40艘),小的幾百噸(106艘)而已。

五、從古今中外航海的實踐來考慮

  第一,當時中國的、下西洋沿途的航道、海港、碼頭能通行、容納、停泊那 大那 多的船嗎?似乎也不能。就算能,無風時,或逆風與橫風時,又怎 進出港?僅靠人力似乎不能有效地駕駛這種巨舶。例如陳侃出使琉球的乘船,僅長15丈、寬2.6丈、深1.3丈,排水量不過一千多噸。到達琉球(今沖繩)時,因無風或無順風,只得“遣夷眾四千人駕小舟四十艘,……以大纜引予之舟。……船分左右,各維一纜,迤邐而行。”(注: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這樣走走停停,沿途停靠。從5月18日走到5月25日,費時七天,“方達泊舟之所,名曰那霸港。”(注: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由此可見,倘數萬噸的巨舟進出港遇無風或無順風時,豈不要出動數萬人數百隻小舟來牽引拖曳?真是不可思議。

  第二,造那 大的船,升帆、轉舵、停碇、繫泊、掉頭都極困難,無風時更難前進。又不能像江船那樣依靠拉纖。所以,那 大的木帆船不能勝任遠洋航行。

  第三,古今中外都無那 大的木帆船,沒有旁證。假如說,明初都能一下子造出幾十艘幾萬噸的木帆船,那為什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裏造不出一艘那 大的船呢?況且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裏還有生產力和科技水準的緩慢增長發展,還有總體國力和社會財富的緩慢增長。比如明初中國只有幾千萬人口,可清中葉已達兩三億人口。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戰列艦》條:“17世紀末,戰列艦排水量為1500~1700噸,配火炮80~100門,艦員600~700人。後期(19世紀中期),風帆戰列艦排水量達5000噸,裝火炮達120~130門,艦員800人。……19世紀60年代初,……風帆戰艦遂被淘汰,出現了蒸汽裝甲艦。”(注:&#63403;.&#63407;.&#63396; &#63445;&#63426;&#63442;&#63425;&#63427;&#63434;&#63439;:“&#63404;&#63434;&#63439;&#63430;&#63435;&#63439;&#63453;&#63435; &#63403;&#63440;&#63442;&#63425;&#63426;&#63437;&#63454;”.《&#63410;&#63440;&#63427;&#63430;&#63444;&#63443;&#63436;&#63425;&#63457; &#63394;&#63440;&#63430;&#63439;&#63439;&#63425;&#63457;&#63400;&#63439;&#63448;&#63434;&#63436;&#63437;&#63440;&#63441;&#63430;&#63429;&#63434;-&#63457;》,&#63405;&#63440;&#63443;&#63436;&#63427;&#63425;,&#63394;&#63440;&#63443;&#63434;&#63433;&#63429;&#63425;&#63444;,1976-1980,&#63411;&#63440;&#63438; Ⅴ,&#63443;.284.)又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帆船艦隊》條:“到19世紀中期,帆船艦隊進入鼎盛時期,當時桅帆戰列艦的排水量增至5500噸,裝備36~68磅火炮135門……1853年的錫諾普海戰是帆船艦隊的最後一次大海戰。……克里木戰爭(1853~1856年)結束後,世界各國都建立了蒸汽鐵甲艦隊。”(注:&#63413;.&#63410;.&#63403;&#63442;&#63434;&#63439;&#63434;&#63448;&#63453;:“&#63408;&#63425;&#63442;&#63445;&#63443;&#63439;&#63453;&#63435; &#63413;&#63437;&#63440;&#63444;”,《&#63410;&#63440;&#63427;&#63430;&#63444;&#63443;&#63436;&#63425;&#63457; &#63394;&#63440;&#63430;&#63439;&#63439;&#63425;&#63457; &#63400;&#63439;&#63448;&#63434;&#63436;&#63437;&#63440;&#63441;&#63430;&#63429;&#63434;&#63457;》,&#63411;&#63440;&#63438; Ⅵ,&#63443;.359.)

  木質風帆戰艦的排水量增到5000多噸便止步不前,原因何在?就在於用木材造不出更大的艦船,或曰用木材造更大的艦船所遇到的技術難題無法解決。而當改用鋼鐵建造機器推進時(“一戰”前後主要是蒸汽機,“二戰”前後主要是內燃機),戰列艦的噸位便迅速增大。到“二戰”期間,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普遍達到三至五萬多噸,最大的戰列艦日本的武藏號、大和號達到7.28萬噸[9]。這也旁證了用木材造不出萬噸級的艦船,風帆不適合用作萬噸級的艦船的推進裝置。世界上現存在用的最大木帆船,大概是義大利海軍的一艘訓練艦。該艦為1931年建造,三桅十幾帆,滿載排水量3500多噸(注:見《艦船知識》2002年第11期第16頁。20世紀初的“法國2號”帆船雖滿載排水量達5900噸,但船身為鋼殼質料,而且還裝有兩台輔助發動機。參《世界之最》第2卷,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頁。)。

  文獻肯定派學者也許會說,只要撥給足夠的錢,就能造出史籍文獻所載的那 大的寶船──木帆船來。

  我認為即使有了足夠的錢,也造不出那 巨大的木帆船。別說幾萬噸的木帆船,就是一萬多噸的也造不出來。勉強造出來了也不能出海航行,因為難以解決升帆、轉舵、掉頭、繫泊、進出港、無風時怎樣前進等難題。更因為一遇風浪,一顛簸便必然滲漏、破損、散架、翻沉、斷裂等。如同挑東西,扁擔越長,挑的東西越重,一晃悠便很容易折斷。而把重物向肩膀靠近,扁擔變短,彎曲程度縮小,扁擔就不容易折斷。可見這是由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等力學原理決定的。

  總之,鄭和寶船的大小(噸位、尺寸)在沒有確鑿的出土文物予以證實以前,在沒有用造船實驗和航海試驗的成功予以驗證之前,還將研討下去。不過,當我們把寶船的尺寸換算成船舶的噸位來研究,問題就清楚得多了,判斷正誤是非也容易得多了。

  當然,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大寶船遠沒有史籍所記的那 大,這並不影響鄭和等大航海家的歷史地位,無損於下西洋事業的偉大。

  (附識:本人曾就文中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問題與武漢海軍工程大學造船系唐志拔教授切磋,向他請教,特此鳴謝。)

--------------------------------------------------------------------------------
【參考文獻】

[1]中國歷史大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3459.
[2]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67.
[3]造船史話[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82,138.
[4]楊槱.對泉州灣宋代海船復原的幾點看法[J].海交史研究,1982,(4):35.
[5]陳侃.使琉球錄?使事紀略[A].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Z].臺灣:臺灣大通書局.1990.
[6]唐志拔.鄭和寶船尺度之我見[J].鄭和研究,2001,(2):29.
[7]韓鐵城,等.航海知識[M].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0.43-48.
[8]韓振華.論鄭和下西洋船的尺度(下)[J].中國水運史研究,1989,(1):78.
[9]中國海軍百科全書(下冊)[Z].北京:海潮出版仕,1998,1888.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8-18 22:11:29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明宝船舵杆  Ming Baochuan Duogan
  明宝船舵杆
  Rudder Stock of a Ship of the Ming Dynasty
  1957年在南京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出土的郑和宝船所用舵杆。长 11.07米,用极坚固的铁力木制成。其截面近方形,一端有穿孔,以装舵柄;下有榫槽,以装舵叶。据槽孔测知,舵叶的高度为 6.035米。中国造船史家周世德根据这一数据推算装此巨型舵杆的船长度为480~536淮尺(合164.5~184米)。另据造船史家杨的推算,则船长为 57米。一艘长 57米的海船的排水量为1200吨左右,比起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所用的 300吨的船以及哥伦布所用 280吨的旗舰都大得多。
————————————————————————
ps,为啥大家都喜欢和探险家比吨位,郑和那个明显是战船,居中策应,探路显然是小船出马
欧洲这一时期的大号战船也有700-1000吨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8 22:43:26编辑过]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8-18 22:37:53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奇怪的是,为啥郑和要用战舰出航呢?英法争夺南亚的系列海战证明,即便是规模小的多的大型战舰舰队(3-5艘二三等战列舰外加数目相近的巡洋舰),在远离母港的海域,一旦失去了可靠的补给港口,即便水文地理环境很熟悉,活动也会非常艰难。何况郑和去的还是未知海区。按说正常的想法应该是派三五艘航速快的中型船先去探几次路,再根据需要对付的敌军实力组织舰队远征,像郑和这样连地图都没探开就贸然投送大军,不合常理,如果说郑和出行之前已经从海商手里获得较可靠的海图资料,又与刘大夏毁郑和海图后再无人能远航的记载不符。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 9:38:17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唐宋元以来阿拉伯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就一直没断绝过,个人实在想不出郑和不依靠现成的海图及导航员而非得当睁眼瞎的理由。

至于刘大厦毁海图是一码事,无人能远航又是另一码事。无人能远航本身就值得商榷,至少从日本、朝鲜、安南和泰国等地的史料记录来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民间海上贸易就从没断绝过,甚至在安南、暹罗这些国家的港口出现了成规模的明国人居住区。而吕宋甚至出现了明国移民比当地人还多的情况。对私人来说,出海做买卖根本指望不上朝廷秘藏的海图,对朝廷来说,有海图没圣旨没拨款没船队也是白搭。认为无人能远航是因为少了一张海图,这记录感觉有点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 15:16:32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 15:11:04
 ronin21 男,离线
  
  
  头衔:一干人等拿下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310
  金钱:4167
  工作量:3326 points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2-11-29
给ronin2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ronin21加入好友 查看ronin21的个人资料 搜索ronin21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ronin21  访问ronin21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明代海禁时松时紧,但从未取消过。

总体看从开国初到永乐时期为第一个海禁高峰,尤其是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私商此时几近于无,永乐到宣德年间的朝贡贸易也达到了最高峰。宣德八年郑和最后一次出航返回,当年下令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在此之后仍多次下达海禁之令,但同时允准各地对海外商船实行抽分制、事实上是“禁而不严”,延续到正德年间的此时期私人远洋贸易得到极大发展。接下来的嘉靖时期是明代第二个禁海高峰,海禁措施的深度与广度远超从前,背景是此时倭寇为患、财政紧张,于是朝臣中兴起“复祖制、斥逐利”之议,其客观效果却是私商海寇集团迅速扩大。隆庆元年以后明朝政府局部放开海禁,但所定的漳州月港交通不便、管制繁多,海外贸易仍是以走私为主,直至明亡海禁措施仍时有反复,却也是“中国海盗的黄金时代”。

总之郑和之后无人远航应该主要还是朝政问题所致,刘大夏对海图是藏是毁仍无定论,但海图有无对朝廷海疆政策仅是个次要因素而已,明末这些私商集团的商业路线倒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 19:05:38编辑过]



死技青冷笑话之三 @
在诸多灵长类种群中动物园猴群远比公司程序猿高等,他们有:更好的空气、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短的工作时间、更仁慈的管理猿、以及全免费的食物住房和医疗,还在对PPMM这个族群的喜爱度争夺战中大幅领先!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 19:02:19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


当时的条件下禁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当时中国丝绸出口到日本换成银子的利润是非常暴利的,有记载在嘉靖禁海之后,那些领了往安南、暹罗方向贸易准许的商人,在出海之后掉头将船驶往日本,做完买卖后在中国近海岛屿停泊,将获得的金银重新熔炼成明朝式样后转乘小船运回,然后将大船凿沉,给官方报个海船失事了事。这样做一是防止船上有驶往日本的线索,二是不需要解释船上没有安南海货的理由了。

从这个记录看,当时的中日贸易利润之高,甚至一个来回就足以抵偿船价之余还有暴利。这么高的利润足以让当时腐败的地方官僚卫所睁只眼闭只眼了。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 19:58:39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

有贸易往来跟有可依靠的海图是完全两回事。去南亚中东的远程贸易路线与去日本的短途路线的形态有本质区别。与丝绸之路一样,这种远距离的古代商路是分段式的,被很多贸易点分成十几甚至几十小段,一般商队只熟悉其中一两段路线,也只在两三个贸易点之间贩运货物,而且经常会为了减少竞争压力而对外来人保密。从中国这一端的海商手里最多只能收集到到东南亚的这几段路线,更远到印度洋南亚中东的就不行了,因为他们不去那么远,那边的人也不过来这么远,聚集在泉州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也多是早几辈人就定居到东南亚的后裔。个别人是可以沿着商路沿途招募雇佣向导一直向前走,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像马可波罗那样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但是这样走过来的少数人是画不出海图的。郑和也是一边走一边寻找当地向导和翻译才走那么远,我的意思就是说他每次出去都带这么大舰队去未知海区的行为模式很奇怪,行进又慢又很难维持,用类似达迦马那种小规模探险队先去探几次路更有效率。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2 0:30:21
 0411466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中士
  文章:60
  金钱:547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21
给0411466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0411466加入好友 查看0411466的个人资料 搜索0411466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0411466 访问0411466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0

大概是目地不同吧 中国的船队每到一地就宣读中国皇帝的诏书 那诏书颇有点武力威胁的味道,也确实打了几次,还会给有友好表示的当地统治者送上巨额财物(绝大部分人看钱的面子都忍了当然也有想抢的)。像达伽马那种小舰队是完成不了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任务的.其实说送出大批丝绸 瓷器换回狮子,长颈鹿这类行为或许是外交意义重于商业吧。毕竟长颈鹿这类东西食用价值不大。如果数量不多普通人也吃不到.有谁合计过吃动物园的长颈鹿没.好像有长颈鹿的动物园还不太多。外交吗就不考虑经济效益了。扔国库的金子扬名立万不是不可以。但实际效果仅仅是满足个人虚荣心就不免可笑。达伽马一类探险者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好像达伽马还是多方合股凑钱装的船)也拿不出一次数万金币的礼物。回国还要尽可能带上香料并报告发现的商路。痛苦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8 15:54:45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1

先派小船分头去探路,搞清楚地理水文情况,然后看哪些地方有必要出动大舰队,再规划大舰队的行程,不是更有效率么。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9 10:56:23
 0411466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中士
  文章:60
  金钱:547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21
给0411466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0411466加入好友 查看0411466的个人资料 搜索0411466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0411466 访问0411466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2

猜想1诏书只有一份不可复制= =宦官大人又不肯离开旗舰只能用大舰队到处跑着读,    不管地方多小,有没有人听的懂都得去、所以免了探路。
       猜想 2实际是有分舰队探路的 有部分地方的统治者在宦官大人到来前就预先知道会有中国船队到达(准备收钱)。而且有时会有2艘左右大船组成的舰队提前到达附近港口。所以有可能是有探路的 不过没明确记载。
      猜想3通过在上一个港口的雇佣向导宦官大人可以搞清楚下一个港口的水文地理情况。毕竟船上有的是银子。多雇点向导而已也不花啥时间
     猜想4 宦官大人难得申请公费出国旅游。能多逛一天是一天。无需探路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9 11:51:44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3


大明船队下西洋是为了宣示霸权扬威海外的,而且那时的南中国海海盗活动还相当的猖獗,如果大明帝国的钦差大人给人劫了肉票,永乐大帝的面子搁哪?所以没法,还是得大舰队出马……

诏书倒不可能只有一份的,到了人家国家里递了诏书后,诏书就留在人家那拿不回来了啊。当年因为日本南北朝的原因,明朝的诏书还特地带了两份,以便任何一方胜利后都有合适的诏书可递呢……

除了诏书外还有给对方朝贡用的勘合文书之类的杂碎也得事先准备好。从这些来判断,明朝在下西洋前必须对西洋各国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行,不然这准备工作没法做啊。总不能郑和带着国家玉玺出海,到了地方再临时炮制吧?这矫诏的罪名马三保同志也担当不起啊。既然熟悉西洋情况的人员有了,那就没有不顺便把海图或领航向导找到的道理。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索新航路可不一样。在泉州月港等地居住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可不少,以致当时都有清真寺和婆罗门教寺庙遗迹留下来。通过这些人搞个海图什么的应该不是难事(虽然精确度和现代海图不能比)。而另一方面在元朝就已经有向西洋各国派遣使者的先例(某出使人员周达观还写了本《真腊风土记》流传下来呢),偌大一个元朝使团出使,即使出海之前没图,出使完了还没绘个海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1 12:29:32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1 9:54:59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4

正式出使之前派小船出去探路还能要钦差亲自去,探路的又哪里需要带什么诏书。

郑和出去之前知道那个方向大致上有哪些主要国家好准备些官方文件之类的,跟知道详细路线和当地情况以便安排大舰队行动和休整,是完全两回事,前者可以从往来商人那里打听到,后者就不可能只靠传闻。

前面说过了,古代的远程商路都是分段运转的,一地的商队和向导只熟悉临近几小段路线的详细情况,只靠泉州的商人去到南海周边可能还行,深入印度洋就要走走停停,寻找当地向导向前摸索,实际上郑和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他亲自拖着整个大舰队一边走一边探路,好像缺乏规划很没效率的样子。

照你说的去泉州清真寺里找阿拉伯人就能搞个海图出来也太YY了,古代海图你以为是像现在地图一样书店里图书馆里随便就能找到的啊。那时候不论陆地还是海上,地理知识都是稀缺资源。可靠的海图意味着巨额金钱和战略优势,即便只熟悉小段路线的商队也不会随便示人以免丢掉饭碗,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互相偷看大西洋上那一点点航线勾心斗角了多少年,英国人沿着麦哲伦航线绕过南美洲的时候实际上是完全重新探了一遍路,只能知道这个方向走得通,具体路线根本不可能搞得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1 20:51:06编辑过]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1 19:48:52
 wrhunter 男,离线魔羯座1983-1-1
  
  
  等级:中将
  威望:3
  文章:4285
  金钱:6880
  工作量:3126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7-7-20
给wrhunter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wrhunter加入好友 查看wrhunter的个人资料 搜索wrhunter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wrhunter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5

难怪德雷克就当仁不让地给海峡起了个名……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1 20:02:26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6


德雷克当然有权给海峡命名,除了火地岛上的土著外,他是第一个通过那个海峡的航海家啊。

麦哲伦同样也是第一个通过麦哲伦海峡的航海家(那些没有发言权的南美土著除外),因此也有权给那条海峡命名啊。

我有点不明白,为啥老拿欧洲航海的情况和中国比,欧洲人是探索完全没有航行记录的航线。通过大西洋到新大陆的航路貌似只有一千几百年前某些维京海盗到达过,但甚至这些海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达的是什么地方。而非洲航线貌似只有古代腓尼基人在古埃及时代完成过从地中海环绕非洲的航行,到了大航海时代西方已经完全没有了关于这条航线的任何记载,甚至连阿拉伯人都没有绕过好望角到达地中海的航线。

而中国到西洋的航线从古到今就一直没断过。无论是西洋各国到中国朝贡也好,中国到西洋各国回聘也好,虽然不算热烈但总没断过往来。民间的交流更是源源不断。

说西洋航线有巨大利益与战略优势,实际上当时中国从事西洋海上贸易的客商可不少,明前期不收关税没统计数字,但明代中后期市舶司一年的关税几十万两计,走私的就更多了。根本不是由少部分人垄断,既然不成为垄断,那冒着与国家对抗的风险保护本来就不是秘密的海路资料有什么意义?

再说海路在贸易时是分段进行的这没错,因为季风与航程的原因以一次航行完成整个西洋的贸易没必要也不划算。但并不代表每个人只知道一段航路。实际上不少大海商都同时掌握着多条航线的贸易商路。这从《夷坚志》中对宋代的海商杨客记载(从中国到暹罗、真腊)、日本方面对大海商大海贼王直、李旦等人的记载都可以看出(王直掌握的航道从暹罗到平户,李旦的航路从平户到喇尼(印度),郑芝龙的航道已经延伸到阿拉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9:58:58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4 9:44:09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7

明以前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之间朝贡回聘等的直接外交往来颇多疑点,不仅是大多数往来只在中国方面有记载,而且对那些国家的称呼和描述多有混杂搬自神怪小说如山海经之类的说辞。现在有一派观点认为唐宋前后的大量来朝者,至少来自西洋南洋的那些是相当值得怀疑的,大多是闽粤一带的海商与地方官员勾结伪造,以骗取朝廷的赐礼。甚至如日本朝鲜等传统来朝者也往往有冒牌货和真正使者混杂真假难辨的尴尬情况出现。而《夷坚志》原本就是怪志小说,其光怪陆离处常不亚于山海经,用夷坚志里提到的地名当作地理参考,太过牵强。

王直、李旦、郑芝龙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王直和李旦先与葡萄牙人,后与荷兰人有大量往来,郑芝龙更是早年学葡语入天主教,后来又作为李旦在闽粤一带的代理人给荷兰人当打手很多年。说他们掌握了日本直抵泰国甚至印度的航线,其实是混淆了他们跟葡萄牙人/荷兰人合作时各自的活动范围。王直和李旦在其盛时,都把根据地放在平户,主营日本至福建的传统贸易航线,势力较强大以后则直接上岸劫掠州县,转行利润更丰厚的强盗了。而郑芝龙早年作为李旦的代理人开拓经营广州至越南航线,已能说明李旦在其全盛时也不足以从闽粤再往南延伸,只能分段承包下去。郑芝龙的中期也从东南亚转向北,以闽台为基地向北至日本吃下李旦原来的活动范围,粤近海则成为盟友的活动范围,而郑芝龙招安之后,粤海盗从盟友变成其最构成威胁的敌人,充分说明以闽日航线为基础的海商/海贼势力,力量难以再向南延伸控制从粤至东南亚的航线,这里有距离的因素,也有来自欧洲的压力因素。郑芝龙晚期扫平其老朋友和宿敌之后,成为所谓红顶商人,大小海商海盗蜂拥归附,这之后广东至南洋航线上挂他旗号的,其实是原本就活动在这一带的较小团伙拉虎皮而已,与郑芝龙自己的势力没什么关系。

另一方面,要注意明的这些海商/海盗团伙能形成较大规模有若干重要优势,一是航海技术逐渐成熟,二是郑和曾出去、欧洲人已进来,开拓了望向远洋的眼界,三是明中后期的商业发展刚好与德川时期的商业发展碰在一起,中日之间大规模商贸活动有其民间基础,四是明政府的禁海政策对海商形成压力,力量薄弱的中小海商难以对抗,直接刺激了大规模团伙的形成。这些条件在郑和筹备出海的时候,大部分都不存在。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5 6:59:38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8

德雷克海峡和麦哲伦海峡都是后人为了纪念发现者而命名的,不是德雷克和麦哲伦自己起的名字……另外德雷克并没有通过德雷克海峡,他走的还是麦哲伦海峡。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5 7:19:09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9

其实在海盗之外还有种可能性,那就是垄断。其实,很多时候海盗背后都是有势力支持,或者本身就形成了势力,或者,就是某势力的舰队做海盗行为。当然他们自以为是官方行为,因为自由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不是自古就有滴啊

东亚和非洲航线有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一直很热闹,东南亚和印度的贸易记载都很多。那么,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利益分割的情况。你不以武力为后盾,很有可能是探险船不能出航的,因为那边是某势力的控制范围,禁止外来船只通过。海图水文资料,这都是重要的国家机密,哪能让你随便探的?

印象中,好像就算是商船,也是跑一段段的短途(当然实际上不短)做交接,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金融啊、市场分割啊、造船业服务业啊)。在欧洲人打通航线之前,很少有人像大航海游戏里面一样从东亚拖丝绸回欧洲卖的

比方说,我印象中从红海到印度西这个航线似乎还好,因为有统一的政权控制沿海,商业路线也比较畅通,但是到了印度至东南亚一带,极可能是条块分割,对于外来者来说是没有通畅的贸易路线可言的

当然,这些势力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一两艘探险船还是可以漏过的,但是如果像郑和这样是一个长期和大型的计划(耀武或者找建文?),不出动舰队完全靠探险船去碰运气,未免太折损天朝的国威了,而且也相对很没有效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7:34:57编辑过]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5 17:22:09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0


既然都那么坚信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存在探险船先探路的过程,则在永乐4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前就应该已经完成了探明航路的过程,如果对西洋各国航线的航海探索是分段进行的,则其时间周期将非常的长。如果是同时进行的,则其规模就会非常的大,要准备的船只就会非常多,准备周期也会很长。总之如此大规模的探索不留下任何记载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这敢问谁看到什么史料或文献提到过郑和下西洋以前,在朱元璋还在位的期间,曾经命令过某个机构或某个官员进行西洋航路探索?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5 23:39:41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1

你都怎么看的贴啊,没人说过郑和下西洋之前存在探险船先探路的过程吧,反而是在说他没有先组织个探路的过程是否使他的航程缺乏效率。

19楼海怪的分析是说当时势力划分已经很严密,外来探险船寸步难行,只好先用大舰队走一步压一步,效率低些也只能忍了。但问题是晚些时候欧洲人的小船队进入东南亚时好像并没有碰到什么强有力的压力。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6 17:07:12
 magicfire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456
  金钱:2010
  工作量:2 points
  门派:三月兔自由解放阵营
  注册:2004-12-9
给magicfire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agicfire加入好友 查看magicfire的个人资料 搜索magicfire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agicfire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2


好吧,查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吧。第一次航行花了两年多,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考虑到季风的影响和在各国逗留补给、行使外交使命的时间,能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往返已经是极其有效率的了。这种航行的效率,是没有地图不认识路一路摸索着过去能达到的吗?

如果没有派探索船队,郑和船队又不是一路慢慢摸索着走过去的,那剩下的可能性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7 12:38:31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7 12:32:00
 0411466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中士
  文章:60
  金钱:547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21
给0411466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0411466加入好友 查看0411466的个人资料 搜索0411466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0411466 访问0411466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3

19楼分析在理 看看葡萄牙航海家到达印度洋的时候。印度确实是存在这种分段控制。垄断贸易的商人集团对出现的外来者抱有相当敌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9-10-18 1:00:36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4

略论洪保《寿藏铭》中“五千料巨船舶”尺度及其他
 
木 文
 
2010年6月在南京祖堂山发现,曾随郑和船队出使西洋各国的太监洪保之墓,从墓中取出“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石碑一块,铭文中有“永乐纪元……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捧招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这段文字为洪保等人下西洋提供了史证。尤其是铭文中“五千料巨舶”比以往发现的南京静海寺残碑碑文中“二千料海船”大得多。消息一传开即引起有关各界的关注。众说纷纭,但都认为“五千料巨舶”就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最大的船舶,但对尺度认定不同。一方认为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的大号宝船根本不存在,船队中不需要这只能做“摆式”的大船;一方认为“五千料巨舶”就是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的大号宝船。谁是谁非,笔者不避浅薄,试作一考证。
 “五千料巨舶”有多大、载量是多少?
 我国古代不论载人或是装货的船,计量单位均用“料”,“料”的含义很多,用于船舶计量方面1米为1石,每石合今120斤。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明代席书编著的《漕船志》记载:“且如造千料海船一只,……只运米一千石。”两则史料证明1料为1石,每石120斤,即合今60公斤。据此,洪保等人乘坐的“五千料巨舶”是艘300吨的大福船,其排水量约500吨(海船建造多用杂木,船体较重)。这样的容积如载人,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从以上两则史料看出,“料”是以容积为基础,故此载人,装货内涵不同。
 “五千料巨舶”有多大,这得从1973年8月在福建省泉州后渚发现的一条宋代沉没的海船找数据。此船出土时残长为24.20米,残宽为9.15米,长宽比为2.645,载重量约200吨(复原设计),排水量约350吨。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谓:“凡舟身将十丈者,立桅必两”。应是一艘两桅海船。据此推论“五千料巨舶”的载重量比宋代沉于后渚的宋代海船大三分之一,船长应是15丈(45米),船宽5丈(15米),吃水4米。这在古代正常情况下5000料海船确是“巨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建造“长44丈,宽18丈的大号宝船呢?笔者认为朱棣命郑和率领近3万兵丁和官员及一支约百艘海船组成庞大的船队下西洋,要完成外交、文化、贸易,可能 “寻踪建文”(这事当时只有朱棣、郑和、胡濙三人知道)等任务,无法建立固定的“帅府”,故以大号宝船为之,在满剌加(今马六甲),苏门答腊两地设排栅,建仓库以为海外据点,便于指挥。在宝(货)物多时也可参与运输,是一艘多用途的大海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存在了20余年。
 “长44丈4尺,阔18丈”大号宝船尺度的来历,多次随郑和船队下西洋的“通事”(翻译)马欢,曾将他在西洋所见所闻写成《瀛涯胜览》一书,可能是大、中号宝船尺寸太大,与书中内容不合,不能写入,又欲留给后人知晓,便在其卷首写上:“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及官员、军校等人数。这尺度在《三宝征彝集》中也有记载,并且是大写的数字。其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国榷》、《客座赘语》等书籍均为明代著作,书中均有记载。作者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学者,他们所记内容应该可信。旁证,也是随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费信著有《星槎胜览》一书,在“占城国”一章中写道:“永乐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使(通假字同驶)海船四十八号,往诸番国……十二月于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
 《天工开物》有:“凡舟船将十丈,立桅必两”之谓,我国古代木船根据我国水情,多为一桅一帆,为了调整风力方向,还有不设桅的辅帆。因而大号宝船是9桅(45丈),设12帆,九面辅帆。故此,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的宝船模型是九桅十二帆。这个尺度是正确的。但是5000料海船确是“巨舶”,在我国古代海外交流较少,需运量小,闽粤的十丈二桅船完全可以解决,如朝廷与海外交往使节之船,或海战将领之船5000料之战座船即可,多为尖底深形船。江河、近海用船多为江、浙之船,多为平底浅型船,所以木船时代的“四大名船”为沙船、福船、广船、鸟船,俗称“沙、福、广、鸟”其主要产地是江苏、福建、广东、浙江。这些船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木船文化。
 此外谈一下为什么说“郑和七次下西洋”?
 据《明成祖实录》及《明宣宗实录》记载,郑和奉上命共有9次下西洋,但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邱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赐纱帽……银印,令中官郑和往给之。”可能是任务简单,只舶前往,故此在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在娄东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天妃宫所立的《通番事迹之记》碑和同年在福建长乐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均未将1424年旧港之行列入。故此是“郑和七次下西洋”。两碑落款,洪保居副使3、4位。
 此上浅文,请诸方家指正。
 注:“宋代海船”详见《文物》1957年第十期。关于此船上世纪末我和南京博物院老院长梁白泉先生谈及此船是否能行远航,他说在此船论证会上有海洋生物学家用船壳上远洋海生物证实曾航行远洋。
 
2010年11月17日灯下
 
————————————————————

简评:这个文有两点可看,一个是论证5000料对应500吨排水量;另一个,虽然还是认为宝船数字可信,但是指出这种船可能是特殊用途的辅助舰(补给、仓储啥的半机动用途),而不是随编队航行主力舰。

这么说的话,宝船没准就是一个近岸大仓库,上面的桅杆和船帆都只是摆设,实际上远航用的都是最大500吨的“巨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1 10:46:45编辑过]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11-10-11 10:44:28
 leviathan 男,离线
  
  
  头衔:深海水怪
  等级:上尉
  文章:622
  金钱:1641
  工作量:4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3-8-11
给leviatha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eviathan加入好友 查看leviathan的个人资料 搜索leviathan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eviathan 访问leviathan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5

在《2011年郑和研究综述》中截取相关内容:
——————————————————————————————

一、研究资料的新拓展

近代以来,郑和研究历时百余年,传统文献材料得到了充分的整理和利用。近年来,传统文献以外的资料得到学界持续关注,并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围绕这些新材料展开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推进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这是本年度郑和研究的特色之一。

1、对洪保墓寿藏铭的持续关注

2010年,在南京祖堂山发现随郑和下西洋的太监洪保之墓,其寿藏铭引起广泛关注,《郑和研究》曾开设“南京洪保墓等考古发掘、研究专辑”予以讨论。2011年的学界对洪保寿藏铭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五千料巨舶”及宝船、洪保的信仰以及对史料发掘和墓葬的保护等方面。

关于“五千料巨舶”的问题,杨斌撰文《略论洪保〈寿藏铭〉中“五千料巨舶”尺度及其他》(《郑和研究》第1期)就“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铭文中的“五千料巨舶”的大小进行了简要考证,认为船长应是15丈( 45米),船宽5丈(15米),吃水4米。而对于“五千料巨舶”引发的关于“大号宝船”是否存在的问题,郑明、赵志刚撰文《再议明代宝船尺度——洪保墓寿藏铭记五千料巨舶的思考》(《郑和研究》第2期)认为,人们相对认知下西洋舟师中存有五千料海船,但“大号宝船”未入洪保墓寿藏铭文,其下西洋的记载则十分可疑。作者希望学者除了继续就宝船尺度挖掘新史料开展必要的深入研究外,还要把主要考古和历史研究力量投入到仿明郑和宝船工程所遇到的许多历史细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视角和系统工程原则开展造船航海科技和整体历史研究。

对墓主人洪保的研究也有新进展。郑宽涛撰文《明代航海家洪保穆斯林身份初探》(《郑和研究》第2期)从洪保的籍贯、姓氏、祖先、生前行迹以及出土的寿藏铭文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洪保穆斯林身份的初步论证。此文一出,引起了学者对洪保宗教信仰的探讨。王志高、陈大海撰文《明代都知监太监洪保“穆斯林身份”驳议》(《郑和研究》第3期)认为,洪保之父原名“洪大惠”乃张冠李戴,并没有证据表明洪保是穆斯林。作者认为,洪保是以为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并对道教思想也曾执迷。魏德新撰文《洪保墓新史料简析及忧虑》(《郑和研究》第4期)就洪保墓中发现的新史料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墓葬“尸骨无存”与“寒酸”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夜闯洪保墓”事件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关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二、相关史实的辨析

2011年,有不少学者继续对郑和、郑和下西洋以及郑和时代的若干热门问题撰文讨论,包括郑和西洋的宝船、随员、过程、目的和意义等,丰富了郑和研究的内容。

1、宝船问题

郑和宝船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热门话题。除围绕洪保寿藏铭中关于“五千料巨舶”的探讨外,还有学者试图从多个角度论证“大号宝船”存在的可能性和可信度。库耘、龚昌奇撰文《郑和宝船结构强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5期)依据“郑和宝船”复原方案设计图纸和板厚数据等相关参数,采用体单元离散方式建立了该船主船体的全船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船主要船体结构构件在满载载况下的变形、应力水平及其分布等进行直接计算和分析,参照有关资料中关于木材材料的强度极限对该船主要构件的强度进行评估并进行优化计算,从船体结构强度的角度证明有关史料记载的郑和宝船的尺度是可信的。

何国卫以史料考证的方式撰文《对〈明史〉所记郑和宝船的几点解读》(《郑和研究》第1期),在分析《明史》关于郑和下西洋及其宝船的记载文字后,重点论证了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大型宝船的数量、出现时间及其存在的可信性,认为大型宝船的历史存在仅是个例,它首次出现在第四次下西洋。祁海宁撰文《试论宝船厂的废弃年代及与兵部造船厂之关系》(《郑和研究》第4期)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两个方面入手,就南京宝船厂废弃年代问题上大都认可的“嘉靖三十二年前废弃说”提出质疑,认为宝船厂的废弃年代应为明末。在此基础上,作者利用《南枢志》、《船政》、《船政新书》等文献,对明代中晚期南京存在的四大官营船长进行梳理,并提出宝船厂极有可能与“兵部二厂”,尤其是兵部造船厂存在传承关系。



声明:所有的海啸地震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13-7-27 16:56:54

本主题贴数27,分页: [1] [2]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360.3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