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士刀[转帖] 關於武士刀的討論串 作者 pleiade (六翼天使)作者 pleiade (六翼天使) 看板 WarringState 標題 Re: [問題] 我也有問題 時間 Sat Aug 9 16:55:46 2003 ─────────────────────────────────────── ※ 引述《shubiduwa (兩難)》之銘言: : 之前也有看過Discovery有關武士刀的介紹, : 裡面對武士刀是讚譽有加,稱它是「冷兵器的終極兵器」 ^^^^^^^^^^^^^^^^ 在下之前在文章裡頭也提過:西方人多半對武士刀讚譽有加, Discovery的節目就是基於這個觀點作出來的東西, 但是事實上,不論是看過往可考的維修記錄、武士刀本身的結構, 或者是在下自己拿刀的實驗結果,在下很難認同這個意見。 : 認為它經過反復對折、敲打了上百次, : 因此即堅硬又具有韌性,(基本上,在下不知道這跟對折敲打有什麼關係) ^^^^^^^^^^^^^^ 或許武士刀的刀鋒部分當得起這個評語, 但是這跟整把武士刀好不好用沒有絕對關係。 只要看過武士刀照片的人多半都知道:武士刀的刀柄是可以拆卸的, 但是只要刀柄裡頭的釘子(木製,在下一時忘記那根釘子的正式稱呼)斷掉, 整把刀會當場解體,除非使用者抱著手指斷了也無所謂的覺悟,否則根本無法使用。 而很不幸的,在斬擊的時候,刀柄必然必須承受某種程度的反衝力, 釘子自然也容易受到震動而損壞,因此如果使用者不太會用刀、 不懂得怎麼把衝擊力分散到刀柄以外的地方的話, 可能砍不到十分鐘,那根釘子就會宣告陣亡。 而且根據成瀨關次(刀劍修復家,在中日戰爭時,曾前往前線修刀)的紀錄, 日本刀「非常容易受損,且保存不易」: 拿武士刀去砍石頭、砍鐵甲等較堅硬的東西的話, 武士刀的刀鋒多半會當場出現缺口; (打仗的時候,砍到石頭的機率可能不高,但是砍到鐵甲的機率可就很高了) 而且因為武士刀刀身很有韌性,刀刃不會因此馬上斷成兩截,而是當場彎掉, 不過不論怎麼說,一把「已經缺口+彎掉」的武士刀, 在實戰上能發揮多少威力?恐怕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由於日本刀本身容易鏽蝕,必須常常上油保養, 甚至每隔幾天就必須完全拆解、上油整理一次, (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只要家裡頭有蒐藏昂貴日本刀的人都知道: 如果想維持這把刀的價值,大概就得每兩三天拿出來上油、察看狀況一次, 如果懶得上油的話,那把刀大概必須儲存在可以控制溫度、濕度的環境, 不然武士刀會很容易生鏽、甚至損毀。) 要是不這麼做的話,武士刀本身的強度會受到影響, 甚至可能會「生鏽生到拔不出來」(成瀨關次修理過這樣的刀)。 : 並說由於刀鋒有「特殊」的角度,所以在砍人時會較“得心應手” 關於得不得心應手這個問題,恐怕是見仁見智。 在下自己拿武士刀真刀(江戶時期作品,總重量4.57公斤)試砍過原木茶几, (在下160公分、52公斤,身材跟戰國時代的武士差不了太多) 坦白說:扣除武士刀本身的「重量因素」不提的話,武士刀的表現實在不算很好, 在下拿武士刀可以砍下茶几一角, 但是在下拿西瓜刀、沙西米刀(當然要磨利),照樣可以把原木茶几砍缺一角。 而且在砍的時候,在下反倒覺得有彎度的武士刀用來不是很順手, (要揮武士刀,不是雙手動一動就可以的,如果不配上步伐的話, 根本無法揮刀,整個人會被武士刀拖著跑。) 砍下去的時候往往跟自己原本瞄準的目標不同、會砍到不太正確的地方。 : 且流出來的血能快速流到外面,不會成為砍人時的阻力 : 節目內也拿武士刀跟西方的劍來作比較 : 認為武士刀較利,主要是以切為主, : 西方的劍則主要是當作鈍器來使用,必要時還可以用尖端去捅, : 因此西方的劍較容易敲斷,折損率較高。 如果以「折斷率」來做基準的話,武士刀當然比西洋劍優秀, 因為武士刀只會「彎」、不會「斷」, 而就算承受極大的衝擊力,武士刀的刀柄裡那根釘子也會身先士卒的斷掉、 再怎麼斷也斷不到武士刀刀身。 但是一把彎掉的刀、或者是一把沒有刀柄的刀能不能夠繼續拿來戰鬥? 這恐怕有很大的問題。 更何況武士刀不但會彎、還會缺口, 砍到最後,武士刀就算沒有彎,大概也已經砍得跟鋸子差不多了, (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各位可以去找找看「池田屋事件」後的刀拓, 在下以前看過一次:真的很可怕,武士刀竟然被砍出那麼多缺口, 看起來比鋸子還要像鋸子......) 在這種情況下,武士刀沒斷是一回事,有沒有辦法繼續戰鬥又是一回事。 所以武士刀本身的韌度的確值得讚賞, 但是只憑這一點,是不是就可以讓我們斷定武士刀是「冷兵器的終極兵器」? 在下個人持保留態度。 -- 根據日本刀劍鑑賞家的說法,足利義輝在遭到三好、松永軍圍攻時, 把所有秘藏的名刀(據說共三十多把)拿出來、 一把一把脫鞘插在自己臥室的榻榻米上(想像起來頗為壯觀), 然後從裡頭隨便拿一把起來、出去殺敵, 等到刀子砍鈍了以後,義輝就把砍鈍的刀丟在一邊、回自己的臥室換刀再戰。 就連義輝這種「劍聖塚原卜傳直傳弟子、號稱劍聖將軍」的劍術大家、 可以「以一敵百」(甫庵信長記把他寫得頗為神勇,真是一代猛男......) 的職業殺手級人物都免不了把刀砍得像鋸子一樣了, 更遑論是一般人? 更何況就連義輝這種高手也不敢「拿著砍得像鋸子一樣的刀戰鬥」, 那麼在刀子缺口、彎掉以後,還有多少人能拿著這種武士刀戰鬥?恐怕會很有問題。 -- ※ 引述《shubiduwa (兩難)》之銘言: : 這是當然的,使用方法不當都是容易斷的。 : 只是我想武士刀是以切砍為主,只要刀沒斷,鈍了的話還可以磨利, 輕微的「刀鋒變鈍」的話倒還好,問題最大、也最常發生的情況是「缺口」: 萬一武士刀刀鋒缺口的話,磨利非得交由專人處理不可, 不然輕則影響刀用起來的手感,重則可能對刀身的強度產生致命的影響 (磨的技術不好,刀可能會變得很容易斷), 不是隨便任何一個人拿起磨刀石說磨就可以磨的。 (「太平記」裡頭,有足利基氏「大刀砍鈍以後,立刻拿出隨身小刀『削』大刀、 把大刀重新磨利之後再戰」的記載,但是這是非常緊急的情況,不是常態, 那把刀經過足利基氏這麼一削,可能已經受到相當嚴重的損害, 雖說後文沒有交代,但是在下相信:足利基氏以後大概不會再帶這把刀出戰了。) 而且武士刀如果缺口過度嚴重(缺的很深)的話, 除了重鑄(會對刀身強度造成毀滅性破壞,「一期一振」就是個好例子), 就只剩下研短一途可走,但是研短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良的技術, ※ 引述《popoka (我也中毒了)》之銘言: : 我想武士刀所受讚譽的原因 : 主要是與當時同年代兵器相比 : 畢竟連在蒙古人入侵的時候 : 也覺得日本刀特別鋒利 日本刀利歸利,但是一把刀不是以「利」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 依據成瀨關次的說法,他在最前線時,有一位汽車修理師傅出身的小兵打了一把刀, (材料:當時造汽車用的上等鋼鐵) 從美感(所謂「名刀」的最大價值)、形制來看, 那把刀乏善可陳、實在不怎麼樣(據說看來有點像殺豬刀), 但是從利度來看,那把刀簡直可用「斬釘截鐵、銳不可當」八個字來形容。 現在一般人衡量「武士刀」價值的準繩,在於其形體上的美感, 而不是在這把武士刀利不利。 事實上,被謳歌為超級名刀的「正宗」利度也不怎麼樣 (成瀨關次修過,留下的紀錄謂「利度普通,跟一把便宜貨沒什麼兩樣」) 但是就因為這把刀是「正宗」、造型美麗,身價就硬是比人家貴上好幾倍。 : 同年代比較起來 : 當時的武士刀想必可稱為首屈一指的刀吧 : 而且武士刀的最精華時代是在鎌倉時期 不見得。 鐮倉時代名工不少(「正宗十哲」多半都是那個時代的人), 但是絕對沒有什麼「最精華時代在鐮倉時期」這種說法, 畢竟鐮倉時期多名工,其他時期名工也不少,從武士刀的整體發展歷史來看, 我們看不出「鐮倉時代的刀匠特別多」這種情形。 而且就像在下剛剛提到過的:自古以來, 所謂「名武士刀」的鑑賞基準就是「刀子長得漂亮」、跟利不利沒有絕對的關係。 依照江戶時代留下來的試斬記錄,鐮倉時代的刀工在試斬上幾乎全軍覆沒, (以武士刀的最原始目的「實戰」而言,這是種非常丟人的紀錄) 不用說平安時代的傳說名工(大原安綱等人), 就連室町、戰國、江戶時代的刀工,都還有一大票比鐮倉刀工更銳利的作品, 而且其中有不少刀工的刀不但具備「利」這個要素,在美學上也頗有鑑賞價值。 (其中比較有名的刀工:南北朝時代的長谷部國重、室町時代的千五村正、 戰國時的和泉守兼定、江戶時代的大和守安定、長增禰虎徹等。) : 之後的刀品質差異極大 : 我雖然沒用過武士刀砍茶几啦^^; : 但以前看資料 : 真正的武士刀名刀是可以腰斬一個人的 腰斬一個人算什麼?在下手邊有更恐怖的試驗記錄: 根據江戶時代的試斬記錄(操刀者:山田朝右衛門), 在「試斬者拿著刀子,從高處飛躍而下、斬擊素肌(只穿衣服,沒穿鎧甲)人體」時, 「童子切安綱」(日本國寶)創下「一刀斬斷六具人體」的暴力紀錄, 「關兼房」更可怕,一刀斬斷了七具人體, 而在江戶時代為很多武士愛用的江戶刀工「大和守安定」, 也有斬斷三~五具人體的紀錄存在; 而在「試斬者拿著刀子,站在平地上對素肌人體揮刀」時, 「三池光世」(最有名的一把叫「大典太光世」,日本國寶)創下「斬斷兩具人體, 但砍到在第三具人體的背骨時被擋住」的恐怖紀錄。 但是基本上,這些試驗記錄都做不得準: 1.「飛躍而下」這種斬法在實戰中幾乎不可能使用。 2.實戰時,敵方會穿有鎧甲,但是這些試斬人體有時裸體、有時只穿衣服, (當時一概都寫「素肌」,所以很難分辨,但是可以肯定 3.試斬人體都是屍體,容許試斬者在上頭瞄準很久、 或者是在堆疊時動手腳(避免砍到骨頭損傷刀身), 但是在實戰時,只要遲疑一秒,敵軍的武器可能就招呼過來了, 根本不容許持刀者猶豫太久。 : 這可是世界上其他武器辦不到的 : 中國腰斬的酷刑 : 可是必須用鋸子鋸個老半天才行 : 如果記載屬實 : 武士刀可真是鋒利無比 : 所以我還是寧願相信 : 武士刀好刀的韌性與鋒利度的 絕對沒有這回事。 武士刀本來就不是什麼適於實戰使用的兵器, 自古以來,決定武士刀價值高低的在於其美感、而不是這把刀利不利, 楠木正行、朝倉敏景兩人也都說過「與其花大錢買武士刀, 不如買長槍(或便宜的武器)比較實在」,足證這個觀點自古即存。 在戰國時代,武士刀是不被列入「武器」範圍的,所以在長島會戰時,已經被解除武裝的一揆方遭受織田軍掃射,才能「拔刀而戰」; (進入桃山時代以後,秀吉把武士刀列入繳械範圍之內, 但是與其說秀吉把武士刀當成武器,還不如說秀吉打算徹底摧毀民間武力, 所以只要有殺傷力、可以拿來戰鬥的東西,一概都列入秀吉的「武器」名單裡頭) 而在下之前也提過足利義輝:以足利義輝那種經過千錘百鍊的劍術, 加上足利將軍家中秘藏的名刀(價錢恐怕都是一千五百萬日幣起跳的那種大名物), 況且前去襲擊義輝的可是一般士卒(鎧甲薄+刀槍等級普通), 竟然還是可以讓義輝把武士刀砍得像鋸子一樣、 逼得義輝不得不「回臥室換刀再戰」, 在在證明武士刀的「鋒利」跟「韌性」絕對沒有賴山陽等後人渲染的那麼誇張。 如果說武士刀真的那麼「鋒利」而「具有韌性」的話,理當是實戰時的最佳良伴, 但是不用說會帶兵打仗的楠木、朝倉敏景(這老頭可是很厲害的), 就連足利義輝那種高手拿著超級名刀都必須「換刀再戰」, 而不是一把武士刀從頭用到尾,那麼一般人拿著等級一般的刀又能戰鬥多久? 更何況從過往的實戰、江戶時代的試斬記錄看來, 「好刀」利不利、適不適合實戰本來就是個很弔詭的問題。 而在幕末鳥羽伏見會戰時,進城的天皇軍更是驚訝: 因為那些幕府軍高級將領遺留下來的武士刀「雖然貴,但是又細又長, 看來像裝飾品,一點都不像有戰鬥力的武器」。 成瀨關次在修理武士刀時,也多次提到「武士刀的脆弱超乎一般人想像」, 在他的修理記錄中,他修過好幾把缺口的正宗、 甚至還修過整把斷裂的村正,這也在在證明武士刀「好刀」不見得真的能拿去實戰。 就算不看這些「大昔」(很久很久以前)的紀錄好了, 在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由他的學生兼愛人森田必勝介錯, 森田先生本身的劍道造詣不差(據說也是段位高手)、用的也是名刀, 問題是在介錯時,「一刀下去砍不斷首級」,結果只好像拖鋸子一樣來回拖, 好不容易才把三島由紀夫的頭給砍了下來。 (據說當時三島由紀夫「哀嚎聲聲傳室外」,想必頗痛......) 以上的紀錄、實驗結果, 在在證明武士刀「在靜態狀況下使用還可以,在實戰中使用, 除非對方拿的武器也是武士刀,不然簡直等於找死行為」。 : 在下私心猜想 : 或許是因為您所試驗的刀並不是最精華的好刀吧(話說如果真是寶刀大概也不會拿來試驗) : ^^; 事實上,幸好在下當天用的不是最精華的好刀,不然試驗出來的結果可能更難看。 在之前提供在下普通武士刀試斬的大哥幫忙引薦之下, 在下去日本時曾經親眼看過超級名刀「和泉守兼定」, (價值日幣一千萬,被供在玻璃櫃裡頭, 由於價格實在太貴、不容許半點差錯,那位收藏家沒有拿出來給在下試斬, 但是在他的允許下,在下有親眼看到刀身:真是好傢伙,刃文看起來非常華麗, 光用看的,那種感覺就跟一般機器打的刀完全不一樣。) 但是根據刀主的說法,他認為名刀反而更不好用。 名刀本身只是因為「超凡的美術價值」而被視為珍寶, 事實上好不好砍?見仁見智。 那位刀主當年高齡退休之前就是負責「鑑定、買賣、修復刀劍」的人, 根據他的說法,被收藏家視為珍寶的「村正」(真品平均價格約一千兩百萬), 斬擊能力反倒不如一把兩百萬(以古刀劍而言很便宜)的雜牌武士刀。 當天他還拿了一把已經沒有「名刀」價值的國綱給在下試斬, (沒有名刀價值:曾經由門外漢磨過,結果整個刀身美感破壞殆盡, 原本值一千八百萬的刀,這樣一磨之後「連兩百萬都不見得有人願意買」, 不過依據他的說法,這把刀只是「失去美感」,在強度、銳利度上並未受損。) 為了求試驗結果正確,在下還特別把刀柄等部分加重、 讓這把「國綱」的重量跟之前試驗時的用刀相符, 結果同一個人試驗、同樣的重量、類似厚度成分的原木, 一刀砍下,原木只缺了一小塊(講誇張一點:拿手牌小刀削大概也削得下來), 刀鋒變鈍,而且砍下時反作用力極大、在下的手在那之後痛了兩天、連拿筆都成問題, 比起之前在下用一般刀砍出來的結果,真有天壤之別。 (一般刀試砍的結果:原木茶几桌角被砍飛一塊, 砍完之後在下的手很麻,但是第二天就沒事了。) : 而且我覺得不會斷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刀了 : 對一個戰士來說 : 武器如果斷了 : 就立刻面臨極大的危險 : 人家說一吋長一吋強 : 一把被砍得亂七八糟都是缺口的武士刀 : 還是比起斷掉只剩下劍柄的倚天劍強多了吧(...感覺我又在胡說八道) 此話不盡然。 一把「都是缺口」的武士刀,隨時可能會斷裂, 所以「砍出缺口」的武士刀必須交由專人修復,原因就在這裡, 拿著一把隨時都會斷裂的武器戰鬥,危險性不亞於空手戰鬥。 除非這個拿刀的人是白癡、或者是自信心過剩, 不然一般正常人不會在武士刀刀身出現明顯缺口時「一路繼續砍下去」。 : 這代表配上力道 : 武士刀不會斷的韌性還是使他可以發揮很強的砍擊力 : 總之我只是覺得 : 武士刀也沒那麼爛啦 從過去到現在,在下一直不認為武士刀「爛」, 只是在下反對對武士刀的無限制歌頌神話。 武士刀本身很鋒利、具有驚人的韌性,這都是在下不否認的, 在下只否認一點:武士刀絕非「實戰中的萬能神兵」,而是一種「觀用兵器」。 ※ 引述《supersd (SD)》之銘言: : 我覺得好像離題了? : 即使日本名刀再好再鋒利,一般小兵連盔甲都是皮革做的爛貨,根本拿不到啥好刀 : 長槍應戰罷了... 在戰場上,長槍比武士刀好用多了。 江戶時代,曾經發生過「荒木又右衛門敵討事件」, (喜歡看時代小說的人,應該曾經聽過這個名字,山田風太郎也滿喜歡他的) 當時荒木又右衛門方有四人,而且每個人都是劍道N段高手, 但是由於敵方有一位櫻井先生是「長槍高手」, 結果一代劍豪荒木又右衛門竟然「派出兩人(總人數一半)去砍櫻井」, 因為只要讓櫻井拿到長槍,那麼只帶武士刀出戰的荒木方絕對沒有勝算。 : 而前面提到的騎兵....也不是每個武士都有錢到拿得起名刀.... : 就算武田搞得到1~2萬的馬匹來搞騎兵隊,也沒錢打1萬把名刀... : 就算之前板友看到的刀不是名刀,武田恐怕也沒錢把同樣的刀打個兩萬把... : 還得保養...費時費力... 超級現實主義者朝倉敏景說過一句話: 「與其花萬疋(金錢單位)買一把武士刀, 不如買(一隻值百疋)一百枝長槍」 在拿過武士刀實際試驗過之後,在下個人深感心有戚戚焉。 比起武士刀,長槍好用多了, 不用說別的,光說修復,長槍的修復技術就不像武士刀這麼難,一般武士也能學習。 : 換句話說根本是高級貴族的裝飾品... 在下非常贊同這個說法,順便補充一點: 事實上,武士刀的「價值」是被一些大名炒起來的, (尤其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跟德川家康三人) 就像「茶具」為什麼會這麼貴一樣,在武士社會裡頭, 武士刀本身是一種「勳章」,而不是必需品, 主君親賜的武士刀,其價值往往媲美一國一城。 而且自古以來,刀劍類的東西在日本就容易被視為「神器」尊崇,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甚至有日本軍人揚言「我方士兵拿著神兵(武士刀), 有神靈加護,必定能夠打倒鬼畜英美、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在江戶時代,甚至有武士會把主公賜與的武士刀供起來拜。 (更扯的是後文:在天天膜拜主公賜與的武士刀後, 這個武士竟然還「達成宿願」的升職了......) 可見武士刀本身「兵器」的味道一直不濃, 反倒有一種咒術性的、榮譽性的性質在。 : 戰國時代的武士刀其"平均水準",與戰場上的"泛用性"、"實用價值"恐怕很低... : 價格/效能比(我在買電腦嗎?)也極差吧.... ※ 引述《shubiduwa (兩難)》之銘言: : 看了最近幾天的文章後,覺得顛覆了很多觀念。 : 如長篠會戰,之前曾經討論過其實織田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火槍, : 而現在竟然連武田的騎兵也都是騙人的!? : 虧我還看「武田信玄」看的那麼熱血!! : 另外原來也一直認為武士刀是神兵利器,現在……唉~~~ : 突然有一種被當面賞一巴掌的感覺 : 不過話說回來,還真羨慕p大能有「試刀」的機會, : 在下大概一輩子都無緣得見各名器吧! 那只是因緣際會+運氣好+在下臉皮厚下的結果而已。 在下去日本時,原本只是去幫人傳口信, 結果剛踏進門口,剛好有人送村正上門來修, 為了想親眼目睹修武士刀的過程, 在下厚著臉皮跟那位老先生(前任店主)聊了兩個多鐘頭的日本文史、 讓他老人家覺得龍心大悅,這才放下規矩、 答應讓在下參觀他的壓箱底珍藏和泉守兼定+借在下國綱試斬。 不過可惜的是:由於在下的性別+姓氏問題,在下還是無緣得見修刀的過程。 : 一直覺得這種“200”公分以上的大太刀很不可思議, 在下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目前還有「有參戰經驗的實物」存在, (岡山吉備津神社有一把七尺四寸的大刀,約225公分, 據說是目前可考的「最長實戰用大太刀」) 因此可以確定兩百公分以上的大太刀的確有參戰紀錄。 : 刀是拿來砍的,又不像槍是往前剌的, : 在戰場上拿這種刀要怎麼揮啊?! : 一揮起來,還沒砍到敵人,自己人就先掃掉一排了吧!! 就因為這個緣故,在下才會說「太平記的說法看看就好,不要當真」。 根據日本一些研究者的推測, 他們認為大太刀這個東西是「足輕用長槍出現前的中距離攻擊武器」, 在足輕用長槍出現之前,大太刀在實戰上有一定的必要, 但是在足輕用長槍出現之後,大太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遭到淘汰, 之後便淪為「觀賞用刀」,再也沒有實效。 (足輕用長槍的來源:太平記裡頭,曾經提到「某次戰鬥時, 由於大太刀損毀殆盡、箭也已經射完了, 因此將領下令、要全軍把短刀綁在竹竿前端戰鬥」, 如果這個說法可信的話,足輕用長槍當是在南北朝時代才演化出來的武器) 至於大太刀的揮法,很遺憾的,由於這個武器在室町中期就已經很少被使用了, (太平記寫到足利義滿時代,但在最後幾卷裡頭,在下很少看到大太刀參戰的紀錄) 加上太平記裡的「大太刀用法」寫得過於誇張、不可盡信, 因此到目前為止,日本學界還沒有複製出一個比較像樣的「大太刀用法」。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從南北朝、室町時代的軍功狀來看, 在戰場上由大太刀造成的傷害(切疵)並不多(不到百分之一), 所以大太刀的確是這時代的武器、也的確有實戰紀錄, 但是跟弓箭不同的,大太刀不是有事沒事就可以拿出來掃,而有一定的使用時機。 在美國出的日本戰國遊戲裡頭,把「野太刀部隊」設定為「開道部隊」, (站在部隊最前面替部隊掃除敵人、清開一條道路攻擊敵軍) 在考慮過當時戰鬥情景之後,在下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可能有其可信度: 畢竟在敵我亂戰的時候,拿出大太刀等於「無差別攻擊」, 或許一陣亂掃,敵軍會死不少人,不過己軍絕對不可能毫髮無傷; 如果把大太刀部隊搬到部隊最前線的話,或許這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 附帶一提的:如果以後版胞有機會參觀日本刀劍專賣店的話, 請各位(尤其是女性版胞)注意一件事情: 除非對方主動邀請、或者是明確表示同意,不然最好不要隨便踏入他們的工作室。 雖說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很多迷信早該被丟進垃圾桶裡頭, 不過由於刀劍修補、買賣這一行本身是種很古老的行業,因此也有其禁忌存在。 在刀劍業裡頭,「刀劍修補」有時會被視為自家的秘訣,「門外不出」, 因此有部分刀劍業者非常忌諱讓外姓的人參觀他們的工作室(怕人家偷學), 所以除非版胞去參觀的是自己近親開的刀劍工作室, 或者已經得到主人的明確允許、甚或是「被他邀進工作室」, 不然個人建議:最好不要隨便進去。 另外,刀劍業本身跟「武士」這種行業息息相關,所以在某種層面上, 老一輩刀劍業者對女人的觀點,就跟舊式武士對女人的觀點一樣: 在舊式武士的思維裡頭,所有的女性,尤其是生理期或剛生產完的女性, 都處於「穢63298;63253;」的狀態,不可以隨便碰武士用的武具。 而刀劍業雖說沒有忌諱到這個地步,不過基本上,女人「能不碰就不碰」。 (在下去拜訪的那家就是這樣,除了那位老先生拿給在下的「國綱」之外, 在下從頭到尾都不敢碰他們家裡頭的任何武具。 就連「和泉守兼定」,也是由他的兒子+孫子兩人脫鞘持刀, 在下只能隔著玻璃櫃看而已。) 所以如果女性版胞去參觀刀劍業者的店面或工作室的話, 請千萬要挑對日子、不要在生理期或剛生產完的時候跑去參觀; 又,除非主人自己同意「你可以碰沒關係」,不然請不要隨便亂摸任何武具。 -- ......這段文章裡頭有很多應該都是引述學研的文章, 可是怎麼好像都沒有看到引用的標記?@@ ※ 引述《poety (摩唧摩唧)》之銘言: : ※ 引述《jackoop (shy)》之銘言: : : 記得之前版上討論過日本刀的強度跟實用性 : : 今天看到一段影片 : : 雖然是在說機關鎗跟日本刀的對決 : : 但是跟版上最後的結論感覺很相近 : : 就是鋒利但是強度並不是他的長處- : 其實精華區裡有一些文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武士刀的實用性必須 : 看地點與場合,在不對的地點與場合,當然它就沒什麼實用性了.... 講得更簡單一點:在現代,所謂的「名刀」評價標準在於觀用價值, 跟斬擊能力之類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且武士刀本身是一種非常標準的「單挑武器」, 比較適合在市街單挑戰裡頭發揮其威力,並不適合在大規模的戰場上使用。 : 另外,我是覺得用鎗射擊武士刀,以此來測試其硬度強度的方法不是 : 很好。不要說用鎗,刀劍交擊,甚至砍到對方防具時,刀斷的事常可 : 見到記載。也因此身多裝備長短兩刀,長刀斷裂或是不堪使用時,好 : 歹還有短刀護身。 : 不過,以刀斷裂之事常見便斷言武士刀實用性不足,其實也是蠻 : 過份的。關於武士刀為什麼鋒利,學研有一本書<<戰國劍豪傳>>;裡 : 頭有篇專欄,便是以現代的科技來檢證武士刀之所以鋒利的原因。檢 : 證的結果,發現重點在於刀鋒的角度,另外還有武士刀製作過程中的 : 反覆鍛造技術。所以說武士刀是不是強度不足 ? 不!在流傳下來的名 : 刀中甚有刻上"七胴"."甲割"等銘文字(所謂甲割指曾斬裂頭盔,所 : 謂七胴指重斬過罪人的身體),不能說不鋒利.不夠堅韌。 這邊的記載原則上都很正確,但是在下要很囉唆的再重申一點: 或許某些斬擊力配得上用「凄63226;」來形容的武士刀是可以做得到「七胴」、 「甲割」等高難度動作,但是這不是「一般武士刀」輕易能夠達到的。 就像沒有人會拿「我手上這把菜刀可以拿來切蘿蔔、 切馬鈴薯、切黃瓜」這點來做賣菜刀時四處吆喝的宣傳詞一樣, 武士刀本身能夠「斬擊」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絕對不會有人拿「我這把武士刀砍人會見紅」來驕其顧客; 但是相對的,這種「七胴」、「甲割」級的武士刀之所以出名, 就是因為一般的武士刀絕對都做不到「七胴」、「甲割」, 所以能夠「七胴」、「甲割」的名刀格外的受人珍重。 (相傳可以做到「甲割」名刀不少,但是確定做得到「七胴」等級的刀相當的少, 在可以做到「斬斷七具人體」的武士刀中, 有一把非常有名的刀叫做「童子切安綱」, 換句話說,要找到這種等級的武士刀才能做到「七胴」這種高難度動作。) 更遑論這種「七胴」、「甲割」多半都是在靜態試斬的情況下試出來的成果, 有時候甚至還允許試斬者在斬擊前「小助跑」一下(江戶時代試斬實錄有類似記載), 講得更白一點的話,就是試斬者在砍的時候「根本可以心無旁騖的砍」, 在這種情況下,平時可以做得到「七胴」、「甲割」是一回事, 在一片混亂、沒有距離給你小助跑的戰場上, 這堆武士刀是否還可以發揮如此的威力?不用說在下這種外行人了, 鈴木真哉、進藤好和等研究者歸結出來的結論都一樣: 這是種不可能的任務。 要說拿「七胴」、「甲割」之類的事蹟,來證實武士刀「好者非常鋒利」, 這點在下個人贊成,因為事實的確如此; 但是要說拿這種特殊例來反推出「武士刀多半都很讚」這種事實, 對於這種推論方法合不合理這點,在下個人持保留態度。 : 日本刀於該國有長久的發展淵源,刀劍古來便被倭人視為神器, : 並以付名來顯示刀劍的風雅。鎌倉時代的刀劍被譽為"刀劍的黃金時 : 代",因其斬裂能力以及刀劍既堅且韌而得名。然而到了室町時代, : 因為量產緣故,導致粗製濫造的刀越來越多。主要也是因為應仁之亂 : 後世道衰敗,武具需求量大增的影響。不過在亂潮中,也是有一群刀 : 匠努力地只打造所謂的名刀。經過反覆焠鍊敲打鍛冶,名刀仍具有相 : 當大地斬擊能力,且其強度拿來作為攻擊武器也沒有不足之處。 在下不太確定這到底是哪一位寫的說法(書目前不在手邊,不能求證),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是一種非常弔詭的問題: 因為所謂「名刀」的定義,在過往還另當別論, 但是在現代刀劍界裡頭,名刀的定義已經完全跟刀劍本身的「實用價值」脫勾。 在江戶時代以後乃至於現代,「名刀」與否取決於武士刀本身的美術條件: 如果說這把刀的造型優美、本身沒有什麼實戰造成的傷痕、 然後又是有點名氣的刀工打造出來的東西的話, 那麼不管這把刀的斬擊力到底爛到多麼鬼哭神號, 這把刀在現代刀劍界的標準裡頭,就是很標準的、不折不扣的「名刀」; 相對的,不管這把刀本身到底是不是「削鐵如泥銳不可當」, 只要這把刀本身造型太過「實用性」(=造型不夠漂亮)、 留有實戰時留下的傷痕而沒有經過專業修繕、或者是刀工不夠有名的話, 管你這把刀到底有多鋒利、有多好用,不是「名刀」就不是「名刀」。 與其說戰國時代有很多刀匠仍然努力的在打造「名刀」, 倒還不如說戰國時代有很多刀匠無視於所謂市場需求的問題, 努力的去打造那種「品質優良但鍛造時間很長的武士刀」, 這恐怕會比較貼近事實一點。 至於所謂「努力打造名刀」與否,說實話: 在戰國時代,刀匠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又冒、多得不能再多, 在這種情況下,那個刀匠有本事知道自己「即將成為名匠」, 然後還有那種本事預測未來的刀劍界喜歡哪種調調, 進而只拼命的打造所謂的「名刀」? : 前面扯了一大段,其實現在才開始進入重點。我們必須要了解, : 無論是哪種武器,槍 o r刀 or 弓 or 鎗,只要持續一斷時間一直使 : 用,沒有不耗損的。換言之,縱使是名刀,持續砍殺下去也有可能造 : 成受損甚至斷裂。就像上等弓持續一直射擊,遲早不是弓身斷裂便是 : 弓弦斷裂。而有哪種場合最會發生"持續攻擊"!?當然就是指"戰場"! : 另一方面,因為武器的進步以及戰術戰鬥觀念的不斷革新與發展 : 。到了信長崛起的那個年代,至少在戰爭上已明顯呈現出"所謂的集 : 團戰鬥 + 所謂的投射武器集中"兩大趨勢。以弓和鐵炮互相射擊,而 : 近戰部份則以越來越長的長槍隊,其實都只是呈現人們"能遠遠就殺 : 掉敵人是最好"的想法(不然現在怎會那麼重視飛彈.導彈呢~)。拿著 : 刀跟敵人硬幹的作法,就算是鎌倉時代的祖宗們也不會那麼蠢。所以 : ,重視個人武勇的刀劍斬擊作戰,於日本戰國時代中大幅被弱化。被 : 淘汰不是因為武士刀強度不足,而是因為不怎麼適合當成作戰的主要 : 使用武器! : 又是學研<<戰國劍豪傳>>中的一篇專欄----宣教師眼中戰國武士 : 的劍。清楚說明"騎馬戰鬥為主體"."武士刀戰鬥為主體"等想法,都 : 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當時的外國人看了倭國一地的戰鬥,即記載下 : 來"戰鬥是弓.鎗.甚至大砲等為主角兼輔以長槍",且徒步戰鬥亦為常 : 見。刀劍在戰場上不是本身差,僅是其在那樣的戰場上難有用武之地 : 而已~ 在下很贊同這樣的說法。 原則上,一種武器不被拿來當「大規模戰鬥時的第一線武器」, 並不代表這種武器「爛」、「不好用」, 而只代表當時的大規模戰爭型態並不適合這種武器上第一線,如此而已; 武士刀本身作為一種單挑兵器時的表現非常的優秀, 但是就像百米金牌不見得能跑馬拉松一樣, 在大規模的戰場上,武士刀沒有活躍的空間,所以當然只能黯然退場。 : 最後,那麼刀劍的出路在哪呢 ? 出路就在於暗殺(護身),出路 : 就在於少數人的打鬥。出路就在於要進行襲擊 or 瞬間遭逢混亂戰鬥 : 時,刀劍仍是很好的武器。在關原合戰屏風圖上,德川軍的家康警護 : 團人手三樣武器--肩架長卷.腰際長短二刀。長卷即是指長刀。於戰 長卷應不是指長刀,而是指「重量化的薙刀」? : 場中,其實刀劍也不是完全沒用武之地;總是會有被迫只能用上腰間 : 兩把刀的時候,不然那些武士在戰場上帶那些刀起不是帶假的。另外 : ,想想刀劍與戰國時的諸多劍術流派,以及新陰流那種帶有忍者色彩 : 的味道;不難想像,刀劍在那個時代拿來暗殺人襲殺人,還是不錯用 : 的。要是刀劍能在戰場上當主角,劍豪劍客人人都能去戰場奪個"xx : 一本刀"的名聲,何必到處流浪當指南役混飯吃。 : (補1)就算在戰場上動上刀劍,也不是拿著就胡亂砍一番。無論武士 : 揮刀還是雜兵刺槍,如果訓練過多會重視"急所狙"。急所狙是 : 指攻擊敵人的要害,要害即是指對手縱使穿上防具仍有疏漏的 : 地方。譬如斬對方手腕內側手籠沒護到的地方。 這應該是指素肌武術跟介者武術的差異。 現存的日本劍道流派,多半都是從「素肌劍術」演變出來的: 素肌劍術在江戶時代興起,當時拿武士刀決戰的雙方人馬, 原則上都只穿著幾件和服、或者是穿戴極輕裝的防身用具 (只上一邊的籠手、或者是只綁條缽卷)就上陣開打, 身體各處受到的保護並不是很完善, 所以在現代的劍道有所謂擊面、刺喉、擊手之類的動作, 只要打對地方、讓敵方失去戰鬥能力立刻就可以得分。 問題是如果把整個時空往回拉,拉回真正的「戰亂時代」的話, 情況就不太相同了:由於當時的武士受的訓練是真槍實彈的殺人, 所以他們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有效的把人宰掉」; 加上他們在戰場上會碰到的敵人多半都是穿戴著滿身防具, 因此當時的「介者劍術」主要攻擊目標就是「防具的縫隙+要害部分」, 亦即比較大、比較明顯且有動脈通過的幾個關節處。 講幾個簡單的例子: 在現代劍道比賽裡頭,擊面成功可以得分(=被認定為有效攻擊), 但是在介者劍術裡頭,會去「擊面」的人恐怕會被敵人笑死,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對方頭上會戴著極為堅硬的頭盔, 一「擊面」下去,輕則刀子缺口、重則當場「一把武士刀變兩把」(=斷裂), 接下來大概就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在介者劍術裡頭,絕對不會看到「擊面」這種動作。 而「刺喉」在介者劍術裡頭必然會被咽喉輪擋住、 「擊手」則會被籠手擋住,所以在介者劍術裡頭,這種攻擊全部無效。 問題是相對的,在現代劍道裡頭,有很多被視為「無效攻擊」、 甚至是「禁手」的攻擊,在介者劍術裡頭都是很基本的攻擊方法: 比如說砍中敵人的腋下,在現代劍道不會判定得分, 但是在介者劍術裡頭,這是非常有效的攻擊, 因為腋下有一條腋窩動脈,只要砍中、有效的造成傷害, 以當時的醫藥水準而言,那個被砍的人大概十之八九都會喪命; 再說攻擊大腿內側、甚至是要害部位,那在現代劍道都算是禁手, 問題是在介者劍術裡頭,一個可以造成「強烈疼痛」(男性同胞應該多能想像)、 另一個則可能砍斷大腿動脈(下肢大動脈),當下可以讓這傢伙回蘇州賣鴨蛋。 : (補2)刀劍護身本來就是極其危險的事,雖不是赤手空拳但也是種極 : 近身的打鬥,很容易受傷 or 一時未查被旁人殺死。將軍義輝 : 面對賊眾從奧殿烙起一把刀砍殺出去宛若修羅,但他的最末卻 : 是被旁人用長刀掃腿砍翻在地,接著被眾賊人一圍殺害。反觀 : 同樣是死路,信長於本能寺先是持弓狂射,弓弦斷改持長槍奮 : 戰,死法大大不同又得以保持尊嚴。由此可知,刀劍絕不適合 : 以一敵多的狀況下使用~ 在柳生新陰流裡頭,有一個非常有名、 有名到連X榮株式會社的遊戲都提到過的「肋一寸」, 在X榮的設定裡頭都說這是什麼「柳生新陰流秘劍」云云, 但是究其實態,這其實是一種非常賭命的戰鬥方式: 柳生新陰流傳人之一柳生三嚴(本名,他比較有名的名字是柳生十兵衛) 曾經說過他們家秘傳「肋一寸」這招的意義就是 「在敵人的劍尖抵達我的肋骨前一寸處時,我的劍尖已經刺進他的皮肉」, 當時一寸大概也只有幾公分(約3~5公分,東西國不同)而已, 換句話說,就算是柳生十兵衛這種「傳說劍豪」, 也只能在那短短的三公分之間掙扎求生,更遑論是一般等級的習劍者? -- 另外要順便一提的是:可能是拜司馬遼太郎那篇「赤裸63268;侍」解釋錯誤所賜, 很多人在看到「素肌」兩個字的時候,就會自動將之解釋為「裸體」, 結果這樣一解釋之下,在下在日本那邊就曾經看過這樣的笑話: 大阪夏之陣裡頭,只見大阪城方豐臣秀賴親衛隊「裸體殺入秀忠本營, 柳生宗矩懷著必死的決心持刀反擊,即座斬掉好幾個人」, 「大野治長隊裸體抵抗伊達軍的攻擊」、「木村重成裸體出戰」, 最誇張的是還有記載表示真田幸村突入家康本陣時「鎧甲已經毀損, 因此處於素肌狀態」,一被這樣解釋,當下變成「真田幸村裸體追殺家康」。 原本可歌可泣的悲壯戰鬥,當下被解釋得有點肉欲橫流了起來, 好像大阪夏之陣,兩軍幾十萬將士就是這樣打起「裸體大戰」, 你不穿、我也不穿,搞得大阪城像是超大規模天體營一樣。 事實上,在古文書裡頭所謂的「素肌」是「介者」(全副武裝)的相對詞, 僅指「未穿戴鎧甲或整套防具」, 換句話說就是只穿了普通和服或穿了極輕便防具的狀態, 跟裸不裸體一點關係都沒有。 |